[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77679.8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吕定雄;吴有威;毛继红;戚喜全;董慧;刘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8 | 分类号: | C25C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地址: | 110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电解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铝电解槽的槽壳上口为四角为圆弧过渡的矩形,顶部外侧设有围板及围带,大面长侧板和槽底板上用摇篮架结构进行加固,摇篮架的底梁和悬臂梁是由工字钢、H型钢或者由钢板焊接成近似的形状制成,摇篮架顶部与槽壳围板相连接;槽壳小面短侧板外焊有围板、围带及筋板;大面长侧板及小面短侧板通过角部围板、围带及筋板进行连接、加固。大面及小面的围板上设置有通风孔,围板、围带、筋板和摇篮架结构主要是起到加固槽壳的作用,但是该种结构没能有效地利用材料的截面特性,浪费了材料,并且槽壳大面围板限制了空气向上流动,导致热量不能从槽壳侧壁顺利传出,对槽壳侧部的散热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如果摇篮架的工字钢、H型钢等不能和槽壳焊接在一起则摇篮架起不到协助散热的作用,使得槽壳大面侧部的散热强度降低,不利于炉膛内建立合理的热平衡,形不成良好的大面炉帮;同时由于小面需要散热,小面及角部设置的多层围板、围带及筋板并且是圆弧过渡,使得散热过强,从而造成小面炉帮过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铝电解槽槽壳装置在散热方面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
本发明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包括由两个大面长侧板、两个小面短侧板和一个底板构成的槽壳,两个大面长侧板和底板上固定连接有20~35个摇篮架,每个小面短侧板上均设有筋板、围带和上下两层围板;其中槽壳的上口和底面均为矩形,底板的两个长边各设有20~35锯齿,摇篮架为由两个竖梁和一个底梁构成的U型,两个竖梁分别与一个大面长侧板固定连接,底梁与底板固定连接,竖梁的底端与锯齿固定连接,底梁的边部与锯齿固定连接;竖梁和底梁均由一个腹板和一个翼缘板构成,横截面均为T形;槽壳的两个大面长侧板外侧各有一个格栅板铺设在各摇篮架顶端。
上述的底面是指底板位于两个大面长侧板和两个小面短侧板之间的部分。
上述的每个格栅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上层围板的连接。
上述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中,竖梁的腹板与大面长侧板固定在一起,竖梁的翼缘板与大面长侧板平行,底梁的腹板与底板固定在一起,底梁的翼缘板与底板平行;底梁的腹板的边部还与锯齿的下面固定连接;竖梁的翼缘板延伸到锯齿下方,延伸出来的部分同时与底梁的腹板和翼缘板端部连接。
上述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中,锯齿为梯形,锯齿的顶边的长度与竖梁的翼缘板宽度相同;锯齿的顶边是指锯齿与竖梁连接的侧边。
上述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中,小面短侧板上的筋板由一个腹板和一个翼缘板构成,横截面为T形;筋板的腹板与小面短侧板固定连接,筋板的翼缘板与小面短侧板平行;每个筋板底端连接有一个连板,该连板由一个腹板和一个翼缘板构成,横截面为T形;连板的腹板同时与筋板的腹板和槽壳的底板连接,连板的翼缘板与底板平行,连板的腹板的一端与底板边部的底梁的腹板连接,另一端与筋板的翼缘板延伸至底板下方的部分连接。
上述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中,小面短侧板上的两层围板均延伸至两个大面长侧板上,均与每个大面长侧板上边部的一个或两个摇篮架连接;围带延伸至两个大面长侧板上,均与每个大面长侧板上边部的一个或两个摇篮架连接。
上述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中,围带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层围板和下层围板,上层围板上设有通风孔。
上述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中,筋板的数量为6~10个。
上述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中,围带的高度为小面短侧板高度的1/3~1/5;两层围板与小面短侧板和大面长侧板连接的一端称为内端,远离小面短侧板和大面长侧板的一端称为外端,外端与内端的最小距离为小面短侧板长度的1/6~1/8。
上述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中,与每个大面长侧板连接的相邻的两个摇篮架之间设有支板,支板为倒置的U形,支板的上边与底板边部固定连接,支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一个摇篮架的底梁的腹板固定连接,支板的两个底边分别与一个摇篮架的底梁的翼缘板固定连接。
上述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中,相邻两个摇篮架之间的大面长侧板上的上部设有2~4个散热片。
上述的铝电解槽的槽壳装置中,各竖梁互相平行,各底梁互相平行,各筋板互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7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