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通电路服务回退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72531.5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方永刚;赵孝武;陆婷;余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14 | 分类号: | H04W36/14;H04W9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龙洪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通 电路 服务 | ||
背景
本文件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互通技术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与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基 站的网络,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例如移动设备、蜂窝电话、无线网卡、移 动台(MS)、用户设备(UE)、接入终端(AT)或用户站(SS)。每个基 站向无线设备发射携带诸如话音数据和其他数据内容的无线电信号。基站 可以被称为接入点(AP)或接入网络(AN),或可以作为接入网络或基站 子系统(BSS)的一部分被包括。此外,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与一个或 多个基站通信的核心网络。基站可以在前向链路(FL)上向一个或多个无 线设备传输无线电信号,前向链路(FL)也被称为下行链路(DL)。无线 设备可以在反向链路(RL)上向一个或多个基站传输无线电信号,反向链 路(RL)也被称为上行链路(UL)。
无线设备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用于通信的无线技术。无线技术 的各种实例包括诸如CDMA2000 1x的码分多址(CDMA)、高速率分组数 据(HRPD)、演进的HRPD(eHRP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通 用地面无线接入网(UTRAN))、演进的UTRAN(E-UTRAN)、长期演进 技术(LTE)以及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
概述
本文件除了其他内容之外尤其描述了用于互通电路服务回退 (interworking circuit service fallback)的技术。
在一个方面,用于互通电路服务回退的技术、装置以及系统可以包括 基于第一无线技术与第一网络通信;基于第二无线技术与相应于第二网络 的交换中心通信,其中交换中心被配置为处理用于在第二网络上的一个或 多个设备的消息;并且根据第二无线技术,在正在第一网络上进行通信的 无线设备和交换中心之间交易消息。交易消息可以包括在第一网络上与无 线设备通信。
在另一个方面,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装置和系统可以包括根据 第一无线技术与基站通信;并且根据第二无线技术,与正与和第二无线技 术相关联的交换中心进行通信的互通服务交易消息。被交易的消息可以包 括短信息服务(SMS)消息。被交易的消息可以包括寻呼信息。无线设备 可以发起从第一网络向第二网络的倒换。交换中心可以发起从第一网络向 第二网络的倒换。
在另一个方面,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于第一无线技术与第一网络 通信的电路;基于与第一无线技术不同的第二无线技术与相应于第二网络 的交换中心通信的电路,其中交换中心被配置为处理用于在第二网络上的 一个或多个设备的消息;以及基于第二无线技术在正在第一网络上通信的 无线设备和交换中心之间传递交易消息的电路,其中交易消息包括在第一 网络上与无线设备通信。
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于第一无线技术与 基站通信的电路;以及基于与第一无线技术不同的第二无线技术与正与和 第二无线技术相关联的交换中心通信的互通服务交易消息的电路。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细节在伴随的随附内容、附图和下文的描述中 提出。从描述和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其他的特征将是明显的。
附图简述
图1示出了互通结构基准模型的实施例。
图2示出了通用多重虚拟链路互通服务结构的实施例。
图3示出了用于1x电路切换回退的多重虚拟链路互通服务结构的实 施例。
图4示出了用于1x电路切换回退的多重虚拟链路互通服务结构的另 一个实施例。
图5示出了用于从HRPD的1x电路切换回退的多重虚拟互通服务结 构的实施例。
图6示出了用于多重虚拟链路互通结构的互通协议栈的实施例。
图7示出了用于多重虚拟链路互通结构的互通协议栈的另一个实施 例。
图8示出了用于具有与移动性管理实体集成的互通服务的互通结构的 互通协议栈的实施例。
图9示出了用于从LTE的电路切换回退的1x信号适配协议无线设备 状态转移图的实施例。
图10示出了用于从HRPD的电路切换回退的1x信号适配协议无线设 备状态转移图的实施例。
图11示出了1x信号发送适配协议1x转移消息的实施例。
图12示出了1x转移确认消息的实施例。
图13示出了1x转移拒绝消息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美国)公司,未经中兴通讯(美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25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