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弯、冲孔二合一模具及其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61421.9 | 申请日: | 201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 地址: | 21523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弯 冲孔 二合一 模具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容器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预弯、冲孔二合一的模具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市场上,当在生产原材料为板材的产品时,通常采用冲压以得到我们想要的产品。特别是在对金属板材冲压行业内,常见采用冷冲压的方式,利用多台冲床,每台冲床一般安装一套模具来对板材进行冲压加工。
要生产出最终的产品,往往需要多道工序,现有方式中就需要多台冲床多套模具,这样,不仅设备投入量大,劳动力、空间等资源投入大,而且经过多道工序,使得产品次品率上升明显。
现在要加工如图3所示的桶/罐面产品,桶/罐面需要对其面的边缘部位进行预弯,在其面上开设孔。现有技术中,采用两种工艺方法进行加工:1、首先进行预弯,得到如图1所示的产品,然后预弯后的产品进行冲孔;2、首先进行冲孔,得到如图2所示的产品,然后冲孔后的产品进行预弯。这样,无论采用哪种工艺,都要经过两道工序,人力、设备等资源投入量大,在两次加工时的累计误差也增加了产品的次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弯、冲孔二合一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弯、冲孔二合一模具,该模具用于加工桶/罐面,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的底座上的下模、与所述的下模相匹配的上模、与所述的上模相连接的冲压装置,所述的上模、下模设置有预弯模块和冲孔模块,并且所述的冲孔模块嵌设在所述的预弯模块内,当所述的上模、下模合模时,所述的冲孔模块和预弯模块同时动作。
优选地,所述的预弯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的下模上的凹模、设置在所述的上模上与所述的凹模相匹配的凸模,所述的凹模具有一个底面,所述的底面的边缘具有向上凸出的凸部,所述的凸部的上边沿与外边沿交界的形状与待预弯面的形状相一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冲孔模块包括开设在所述的凹模上的冲孔、相对设置在所述的凸模上的冲头,所述的冲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的冲头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的冲孔开设在位于所述的凹模的一个冲压面,所述的冲压面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的底面的上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该预弯、冲孔二合一模具的加工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加工的桶/罐面板材放置在所述的下模的底面上;
(2)、启动所述的冲压装置,所述的上模在所述的冲压装置的带动下下降,并与所述的下模进行合模,所述的桶/罐面板材的边部在所述的凸部的上边沿与外边沿的作用下发生预弯;同时,桶/罐面板材中部在所述的冲头作用下冲压出孔;
(3)、所述的上模在所述的冲压装置的带动下上升,桶/罐面板材落料后完成加工。
本发明在原带有预弯功能的模具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克服技术难点,增加了冲孔结构。这样,在生产时,一次冲压即可完成预弯与冲孔两道工序。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模具结构的重新设计,将上述两种工艺合并为一道工艺,在节省资源,提高效率方面十分明显;同时,本工艺也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参数,可生产不同的预弯和不同的冲孔的罐面产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预弯后的桶/罐面示意图;
附图2为冲孔后的桶/罐面示意图;
附图3为预弯、冲孔后的桶/罐面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A部放大图。
其中:1、底座;2、下模;3、上模;4、凹模;5、凸模;6、底面;7、凸部;8、上边沿;9、外边沿;10、冲孔;11、冲头;12、冲压面;13、桶/罐面;14、预弯;15、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3所示的是本实施例中完成预弯、冲孔后桶/罐面13的示意图。
图4所示的是一种预弯、冲孔二合一模具,其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下模2、与下模2相匹配的上模3、与上模3相连接的冲压装置。
上模3、下模2设置有预弯模块和冲孔模块,并且冲孔模块嵌设在预弯模块内。具体的说:预弯模块包括设置在下模2上的凹模4、设置在上模3上与凹模4相匹配的凸模5,其中:凹模4具有一个底面6,底面6的边缘具有向上凸出的凸部7,凸部7的上边沿8与外边沿9交界的形状与待预弯面的形状相一致,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1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