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9765.6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3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罗探科;贺颜;王庆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卡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网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
设置步骤:在源端主机的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层设置用于发送的控制参数,并在源端主机的Linux操作系统的kernel层定义与控制参数格式相同的数据结构;
封装步骤:在所述应用层创建底层套接字,并将控制参数、源端地址、目的地址及发送内容封装至封包中,所述源端地址为源端主机中第一网卡的MAC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目的主机中第二网卡的MAC地址,所述源端主机与目的主机通过网络连接;
发送步骤:在源端主机中将封包由所述应用层发送至所述kernel层中的数据链路层;
解析步骤:在数据链路层中解析封包,将要发送的封包及控制参数进行分离,所述控制参数包括发送参数、随机设置参数、延时参数、反馈参数和调试参数;
管控步骤:在源端主机中根据分离出的控制参数管控封包的发送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控步骤包括:
发送步骤一:将源端主机中分割的封包发送至目的主机,封包的发送时间间隔由延时参数决定;
判断步骤:在所述kernel层中,根据目的主机的返回值判断封包是否发送成功,当封包发送成功时,则执行计数步骤一,当封包发送失败时,则执行计数步骤二;
计数步骤一:统计发送的封包成功投递的次数,当封包成功投递的次数达到M次时,则执行沟通步骤,当封包成功投递的次数没有达到M次时,则返回发送步骤一,所述M值,为发送参数设定的封包投递的次数;
计数步骤二:统计封包重新发送的次数,当封包重新发送的次数达到N次时,则执行沟通步骤,否则,返回发送步骤一,所述N值,为反馈参数所设置的封包发送失败时,重新发送封包的次数;
沟通步骤:所述kernel层与所述应用层进行沟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步骤一包括:
在数据链路层第一网卡的驱动程序将分离出的要发送的封包写入第一网卡的write_buffer中,并对write_buffer中封包进行分割,在物理层经网络将分割后封包发送至目的主机,其中由随机设置参数控制要分割的封包的数据内容及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通步骤还包括:
返回封包发送完成时的信息至所述应用层,供用户查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套接字用于实现封包直接由所述应用层发送至数据链路层的目的。
6.一种网卡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源端主机的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层设置用于发送的控制参数,并在源端主机的Linux操作系统的kernel层定义与控制参数格式相同的数据结构;
封装模块,用于在所述应用层创建底层套接字,并将控制参数、源端地址、目的地址及发送内容封装至封包中,所述源端地址为源端主机中第一网卡的MAC地址,所述目的地址为目的主机中第二网卡的MAC地址,所述源端主机与目的主机通过网络连接;
发送模块,用于在源端主机中将封包由所述应用层发送至所述kernel层中的数据链路层;
解析模块,用于在数据链路层中解析封包,将要发送的封包及控制参数进行分离,所述控制参数包括发送参数、随机设置参数、延时参数、反馈参数和调试参数;
管控模块,用于在源端主机中根据分离出的控制参数管控封包的发送过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卡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控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一,用于将源端主机中分割的封包发送至目的主机,封包的发送时间间隔由延时参数决定;
判断单元,在所述kernel层中,根据目的主机的返回值判断封包是否发送成功;
计数单元一,用于当封包发送成功时,统计发送的封包成功投递的次数,判断封包成功投递的次数是否达到M次;所述M值,为发送参数设定的封包投递的次数;
计数单元二,用于当封包发送失败时,统计封包重新发送的次数,判断是否已达到N次,所述N值,为反馈参数所设置的当封包发送失败时,重新发送封包的次数;
沟通单元,用于当封包投递数达到M次时,或封包发送N次依然失败后,控制所述kernel层与所述应用层进行沟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97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网无线宽带通信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实时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