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8045.8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友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滚子 轴承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子轴承套圈的生产工艺,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速运转条件下的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的生产工艺,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电力、采矿、冶金、建筑、化工、IT、家电等国防民用的几乎所有行业。轴承通常由内外套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组成,它的各个部件都应该具有耐磨、耐腐蚀、耐疲劳、抗冲击、高粗糙度和高尺寸精度等特点。现在比较普遍的生产滚子轴承套圈的工艺过程包括车加工(平面、外径、内孔、沟道、八处倒角)、热处理、磨加工(平面、外径、内孔、沟道)、沟道超精,整个流程主要是车加工比较繁琐,且加工的滚子轴承套圈精度不高、材料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且加工精度高的滚子轴承套圈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的生产工艺,采用机床将坯料车加工成环形;进行冷碾扩工艺,将套圈基本加工成型;热处理和深冷处理:热处理淬火硬度HRC60-63,深冷温度控制在零下60℃至零下90℃;经过冷碾扩工艺的工件进行初磨以及精磨工艺,对套圈的平面、外径、内孔、沟道进行磨加工,达到零件的尺寸精度;最后进行超精研磨工序,对轴承套圈的沟道进行超精研磨,降低沟道的粗糙度和提高沟道的圆度,其粗糙度小于0.015Ra。
采用了冷辗扩工艺,所述冷辗扩的作用是减少车加工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料消耗。若采用普通的切削加工方法来制造,材料的利用率通常为40%—50%,而用冷辗扩的方法,其材料利用率则可达到70%—80%。
本发明的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精密冷辗扩加工工艺是一种少、无切削的新工艺,由于精密冷辗扩能最大限度地使工件形状和精度接近于成品零件的形状和精度,并可显著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大幅度地节省原材料。冷辗扩在辗扩机上进行,机床的一次行程就可以完成所有形面的加工,完全替代了车加工工序,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冷辗压变形后,金属材料的晶粒组织更加致密,金属流线不变,没有切断,所以材料的抗疲劳强度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精度滚子轴承套圈的生产工艺,采用机床将坯料车加工成环形;进行冷碾扩工艺,将套圈基本加工成型;热处理和深冷处理:热处理淬火硬度HRC60-63,深冷温度控制在零下60℃至零下90℃;经过冷碾扩工艺的工件进行初磨以及精磨工艺,对套圈的平面、外径、内孔、沟道进行磨加工,达到零件的尺寸精度;最后进行超精研磨工序,对轴承套圈的沟道进行超精研磨,降低沟道的粗糙度和提高沟道的圆度,其粗糙度小于0.015Ra。
采用了冷辗扩工艺,所述冷辗扩的作用是减少车加工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料消耗。若采用普通的切削加工方法来制造,材料的利用率通常为40%—50%,而用冷辗扩的方法,其材料利用率则可达到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友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大友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80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