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6777.3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亿企网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H04L12/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时间 网络 监测 数据包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包括服务器、交换器或路由器,数据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原始数据包获得和处理步骤:
A、原始数据包的获得步骤:
a、在服务器和服务器连接的交换机或路由器间串联一个分路器TAP,分路器TAP的分路连接数据采集设备,所述的数据采集设备与后续处理机连接或两者为同一机器;
b、经过分路器TAP实时复制经过交换机或路由器发送或接收的各种数据包并发送到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包为原始数据包;
B、原始数据包处理:
a、通过数据采集设备采集过滤出来所有需要的原始数据包,并且通过数据采集设备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或应用程序对原始数据包进行保存;
b、根据需要的时间精确程度要求,选择相应时间戳的表达方式及相关表达的字节长度,将这个相应字节的时间戳增加到每一个原始数据包的前头或末尾;
c、将完成的带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发送到后续处理机上;
d、后续处理机对接收到的复合网络监测数据包进行数据结构或帧格式Data Frame定义,并从这些带时间戳的网络检测数据包中提取全部或部分数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结构或帧格式定义其具体步骤如下数据采集设备可以采用任何网络层协议、任何传输层协议、任何会话层协议、任何表述层协议、任何应用层协议、任何内存复制或共享、任何存储器的存储和读取或共享方式发送到后续处理机的应用软件中进行后续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原始数据包的获得步骤还可以是以下步骤:在交换机上设置镜像端口连接数据采集设备,所述的数据采集设备与后续处理机连接或两者为同一机器;经过分路器TAP实时复制经过交换机或路由器发送或接收的各种数据包并发送到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包为原始数据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器可用网络终端设备代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设备与后续处理机连接或两者为同一机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系统是LINUX、WINDOWS或其他如实时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实现可以是通过C/C++语言,Java语言、OpenCL语言、FORTRAN语言、PERL语言或其他任何可实现的计算机语言的实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设备的硬件平台可以是基于CPU为核心构件的计算机、或FPGA为核心构件的硬件系统、或DSP为核心构件的硬件系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设备是C98IPmon。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时间戳的网络监测数据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被监测的网络可以是计算机局域网或以太网、WIFI无线网络或WLAN或包括自组织WLAN MESH网络、第二代或2G GSM或2G CMDA移动通信网络,第三代或3G移动通信网络、第四代或LTE移动通信网络、企业内部网络、EPON无源光网络中、GPON无源光网络、智能交换光网络或ASON网络、ZigBee无线物联网、RFID无线物联网、PCIe协议的计算机联网、基于网络存储系统协议的计算机存储联网、基于云计算技术联网的网络、智能电网通信网络及调度网络、基于卫星通信的网络、基于微波通信的网络、泛在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亿企网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亿企网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67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