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低VOC油性聚氨酯底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55521.0 申请日: 2011-06-10
公开(公告)号: CN102220082A 公开(公告)日: 2011-10-19
发明(设计)人: 陈贺生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75/06 分类号: C09D175/06;C09D7/12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张艳美;郝传鑫
地址: 52382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组分 voc 油性 聚氨酯 底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组分低VOC油性聚氨酯底漆。

背景技术

木器涂料指用于实木板、木纹面板、胶木板、木屑板、纤维板等制成的器材上之涂料,包括家具、地板、文体用品、乐器及建筑装修材料用漆。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用于家具制造厂,一类是用于室内装修装饰。国外把它归于装饰涂料,我国木器涂料大约占涂料总量的15%~20%,家具制造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家具涂装在很大程度上可体现一个国家的涂料工业水平。从50年代使用酚醛清漆、醇酸清漆、、硝基漆;到60年代末期,聚氨酯涂料开始用于家具,使家具的涂装提高了一个档次,其代表作“685”,盛行了近三十年,至今在西部地区及不发达的农村仍在使用;70年代,硝基、聚氨酯、醇酸漆仍是主导产品;80年代末期,港、澳、台地区的“聚酯漆”(聚氨酯与不饱和聚氨酯)传入大陆的沿海地区,由港、台合资企业生产,家具涂装的档次有了新的突破;90年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生产“聚酯漆”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甚至到了“遍地开花”的地步,并迅速发展延伸到了沿海内地,如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川、湖南等省。这个时期无论是品种、结构还是数量都是发展最快的。不饱和聚酯漆有“3388”、“6688”代表,聚酯漆发展到外观颜色水白,品种由初期的黑白灰实色面到闪光、闪采、闪银等美术漆,发展到透明清漆(亮、哑光),彩色透明系列(亮、哑光),再到功能漆;如仿皮漆、裂纹漆;由面着色到底着色,面修色。工艺由全封闭式的向半开放、全开放式的发展。

随着住房的分配制度的改革,住房私有化,室内装修成了时尚,装修漆的推出木器涂料用途多了一个分支。进入21世纪,环保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涂料的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国家也相应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各地厂商都推出了符合GB18581-2001的溶剂型木器涂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装修漆。可以说,当前是木器涂料发展的最快时期,无论是技术要求、质量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当前木器涂料(包括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涂料)的主要品种有硝基漆(NC)、聚氨酯涂料(PU)、不饱和聚酯涂料(PE)、胺基醇酸涂料(AC、简称酸固化涂料)、紫外光固化涂料(UV)和水性涂料等,由于这些涂料性能不同,用途上各有侧重,加之各国的经济、技术、生活习惯、消费水平不同,各国的木器涂料的品种及所占比例有所区别。东欧与北欧基本相似,80%是酸固化涂料,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以PU、PE涂料为主,德国的NC涂料亦占大部分,西班牙、意大利的PE与UV居次要地位,水性涂料占5%。欧州木器涂料约40万吨,其比例居工业涂料之首。意大利木器涂料居欧州之首,据称意大利木器涂料年用量达14万吨,与其美称“家具之都”是相称的,以双组分聚酯涂料占主导,而硝基仅占8%。美国市场与欧州市场大相径庭,其硝基漆占75%,居绝对地位,其次酸固化涂料占11%,其它品种仅占14%。亚州地区的消费结构与欧美又有所不同,中国以占75%以上的PU涂料是绝对优势,硝基为辅,日本和韩国的结构与意大利的相似,日本的PU与AC涂料要高于韩国,而韩国的UV与PE涂料之和占55%,远远超过日本,东南业地区的消费与中、韩、日完全不同,其NC和AC漆各占40%,居首位,而PU与PE居次,各占10%,这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消费水平,生活习惯有关。综观各国木器涂料品种及消费观念,总体的发展方向是向低污染、省资源、无公害、功能化、高固体分、低VOC、辐射固化、水性化发展。溶剂型木器涂料一直是家具涂料、装修涂料的主流产品,我国木器装修涂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技术及有害物质限量有所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厂商的专业程度与家具市场对价格的考虑,造成许多小工厂追求利益不顾安全性。

木器涂料产品中含有机溶剂50%~30%,这些溶剂最终都将挥发到大气中,造成严重污染,以06年统计中国木器涂料总生产量约60万吨,大约有30万吨的溶剂挥发到空气之中,涂料中还存在合成树脂残留有害化合物的污染、使用重金属颜料造成的污染以及有害助剂的污染等。这些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给人身健康造成威胁,不利于涂料行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涂料行业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危害的重视、对VOC的控制从学术关注向产品质量实质转变,降低VOC已成为行业技术创新关注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5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