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绒散纤维保暖性的测试方法及试样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4841.4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3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强;张克和;毕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N1/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绒 纤维 保暖 测试 方法 试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纤维保暖性的测试,特别是涉及一种羽绒散纤维保暖性的测试方法及试样框。
背景技术
我国羽绒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最大的羽绒及制品生产和出口国,出口量约占据世界出口市场的三分之二,浙江萧山是世界最大的羽绒及制品产业集聚地,享有“中国羽绒之都”的美誉。我国是羽绒行业的世界大国,但不是强国,在行业的相关研发方面相对落后,尤其是在行业的相关产品标准和测试方法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我国羽绒行业标准化水平落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重复并存,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部分内容不配套,这些问题给羽绒行业的发展增添了障碍。保暖是羽绒及制品最突出的性能,目前国内还没有羽绒散纤维保暖性的测试方法,如何实现对羽绒散纤维保暖性的测试,以便为相关标准和研究奠定基础,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在中国GB/T 11048-2008《纺织品 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国家标准的附录A“对含有蓬松填充物和不均匀厚度的试样的制备”中有涉及羽绒服装样品制备的要求。未见有关羽绒散纤维保暖性测试方法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羽绒散纤维保暖性的测试方法及试样框,为提供羽绒及制品保暖性研究和保暖性测试标准的制定、仪器开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羽绒散纤维保暖性的测试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 羽绒散纤维样品的预处理:取250g羽绒样品,在拌样盒中进行逐把铺平铺匀拌样,采用四角对分法对羽绒样品进行第一次缩样,从羽绒样品三次四角对分法的试样中取一对角的两份作为测试的预备样品,将预备样品放进预处理箱中,在一级标准大气条件下恒温调湿24小时,待用;
(2) 测试试样的制备:根据待测羽绒试样的蓬松度和试样量,选取棉标准贴衬织物布帘的高度,制得试样框,称取预处理后的羽绒试样量1-20g,放入试样框中,并在羽绒试样上方覆盖一层棉标准贴衬织物,制备得到保暖性测试试样;
(3) 保暖性测试试样的测试:测试在一级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恒温恒湿房间进行,测试前先将平板式保暖仪设置至36℃,该仪器设定5个加热周期,再装入测试试样后,预热30-60分钟后开始测试;
重复以上三个步骤,对同一羽绒样品测试三组试样,取平均值计算得到羽绒散纤维样品的保暖率。
二、一种羽绒散纤维保暖性的测试试样框:
所述的试样框包括底框、四根直角边杆和布帘;底框为正方形的“回“型框,四根直角边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框的内顶角处,能拆卸的布帘从上而下套在四根直角边杆外侧,布帘一端直至底框上表面。
所述的布帘为棉标准贴衬织物,布帘的高度 与羽绒试样的蓬松度和试样量相关,计算公式为:
其中:
—试样框布帘的高度,单位为cm;
—蓬松度与高度的转换系数,单位为g-1,;
—羽绒样品的蓬松度,单位为cm;
—羽绒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所述的底框和直角边杆厚度为0.2cm的有机玻璃材质,底框内边长为30cm,外边长为35cm,直角边杆的长度为20cm,单边宽为1cm。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方法可实现对羽绒纤维的保暖性能测试,而且工艺简单,数据可靠。该方法有利于羽绒及制品保暖性研究,促进行业的测试水平提高。该方法有望用于羽绒散纤维保暖性测试的方法及标准的研制、测试仪器开发等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试样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底框,2、边杆,3、布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底框1、四根直角边杆2和布帘3;底框1为正方形的“回“型框,四根直角边杆2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框1的内顶角处,能拆卸的布帘3从上而下套在四根直角边杆2外侧,布帘3一端直至底框1上表面。
布帘3套在四根直角边杆2外侧,且可以从试样框架上拆卸下来,根据测试样品的实际需要,可以更换不同高度的布帘,布帘主要是为了固定羽绒散纤维和模拟制品面料的作用。
测试中使用的织物为棉标准贴衬织物,是为了测试的标准化,其技术指标符合GB/T 7568.2-2008要求,单位面积质量为(115±10)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