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水排污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3353.1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陆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素美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22;F04D2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 排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水排污泵。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潜水排污泵定子绕组采用水冷已相当普遍。液体的比热,导热系数比气体大,所以水冷的散热能力大为提高。通过水冷却的部件冷却效果显著,允许承受的电磁负荷增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但是,由于水垢和污水污物的产生水路堵塞,继而产生绕组局部过热而烧毁。同时,水接头及各个密封点处由于承受水压漏水的问题将造成短路和漏电危险,电机很容易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内封闭油循环冷却的潜水排污泵,该排污泵电机槽满率高,材料消耗少,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潜水排污泵,包括泵体、电机、电机轴、大叶轮、冷却盘、下轴承室、与下轴承室之间形成冷却盘的油塞罩、电机冷却腔和与电机冷却腔相通的导流管,所述大叶轮固定在电机轴的端部,所述电机冷却腔与冷却盘相通,所述下轴承室上固定有油塞盖,该油塞盖与油塞罩之间形成一与冷却盘相通的空腔,该空腔与导流管相通,所述冷却盘内设有小叶轮,所述小叶轮包括轮毂和多个叶片,所述轮毂与电机轴固定,所述多个叶片均匀地固定在轮毂上。
所述叶片呈圆弧形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电机槽满率高、材料消耗少,工作效率高、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小叶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体,2、电机,3、电机轴,4、大叶轮,5、冷却盘,6、下轴承室,7、油塞罩,8、电机冷却腔,9、导流管,10、轮毂,11、油塞盖,12、小叶轮,13、空腔,14、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潜水排污泵,泵体1、电机2、电机轴3、大叶轮4、冷却盘5、下轴承室6、与下轴承室6之间形成冷却盘5的油塞罩7、电机冷却腔8和与电机冷却腔8相通的导流管9,所述大叶轮4固定在电机轴3的端部,电机冷却腔8与冷却盘5相通,下轴承室6上固定有油塞盖11,该油塞盖11与油塞罩7之间形成一与冷却盘5相通的空腔13,该空腔13与导流管9相通,冷却盘5内设有小叶轮12,该小叶轮12包括轮毂10和多个叶片14,轮毂10与电机轴3固定,多个叶片14均匀地固定在轮毂10上;为了提高小叶轮12的工作效率,将叶片14设计成圆弧状结构。
本发明是这样运作的:潜水排污泵在工作的时候,电机2在带动大叶轮4转动的同时也带动小叶轮12转动,小叶轮12转动驱动冷却盘5中的冷却油流到电机冷却腔8内,把电机2运作而产生的热量随冷却油带出,冷却油经过导流管9到达空腔13,最后又流回到冷却盘5内。依次循环的冷却,达到高效冷却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素美,未经陆素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3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点照明的照明系统
- 下一篇:薄膜形成装置系统及薄膜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