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台虎钳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0247.8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峻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峻崎 |
主分类号: | B25B1/02 | 分类号: | B25B1/02;B25B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虎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涉及可应用于加工、生产及维修领域中,对工件进行装夹的器具,尤其是台虎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台虎钳,全部是通过螺纹丝杆传动,并依靠螺纹丝杆和螺母对台虎钳的夹持力进行锁紧。图1为一种传统台虎钳示意图,传统台虎钳依靠旋转螺纹丝杆的方法使移动钳身前进或后退,丝杆每旋转一周,移动钳身的移动距离为丝杆的一个螺距(2.5~5mm),因此移动压块前进或后退的移动速度相对较慢,在需要快速进行装夹或更换装夹厚度的情况下,工作效率比较低。已有的部分快速台虎钳,也仅仅是在传动螺纹丝杆和锁紧螺母上进行改进,使得台虎钳移动压块的进退速度有所提高,但需要用手将移动钳身推进或拉出,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台虎钳,通过齿轮齿条传动,使工件的装夹效率比传统的台虎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此外,该台虎钳的驱动锁紧装置可以实现对夹持力的瞬时锁死,防止被夹工件松动,并能瞬时解除锁死状态,快速松开被夹工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齿轮传动式快速高效台虎钳,包括:装夹系统、传动系统、驱动系统,该传动系统采用齿轮齿条结构。
进一步,该驱动系统包含手柄杆头,该齿轮齿条结构包含齿轮轴,台虎钳上所获得的夹紧力的计算公式为:F2=F1*(L/R)
其中:F2为台虎钳上钳口所获得的夹紧力;F1为手柄杆头上切向驱动力;
L为驱动力臂长度;R为齿轮轴的分度圆半径。
该装夹系统包含移动钳身,该驱动系统包含手柄杆头,该齿轮齿条结构包含齿轮轴,装夹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v=h/t=(∫(R*sinθ))/t
其中:v为移动钳身的移动速度;h为移动钳身的移动距离;R为齿轮轴的分度圆半径;θ为手柄旋转的角度;t为手柄旋转θ角度所需的时间。
该驱动系统包含弹性轴、花键、滚柱、驱爪、制动盘,设定:制动盘与滚柱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ξ,设定因弹性轴变形而通过花键施加在单个滚柱上的力为F,设定滚柱在楔形止点位置时,受力角为x°,即力F与垂直连接滚柱中心线与制动盘中心线的夹角为x°,力F通过滚柱作用在制动盘的受力点,分解为径向分力F1和切向分力F2,则:
F1=F*cos x°
F2=F*sin x°
滚柱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f=ξ*F1=ξ*F*cos x°
当f≥F2时,即ξ*F*cos x°≥F*sin x°,ξ*cos x°≥sin x°,简化后为ξ≥tgx°;滚柱即处于自然锁死状态,在没有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滚柱将无法延顺时针方向移动,花键也就因滚柱处于锁死状态而无法顺时针方向回转。
此时只要顺时针方向转动驱爪,驱爪作用在滚柱上的力为F3,当F3+F2>f时,滚柱便可以离开楔形止点位置,迅速解除这种锁死状态。因此解除锁死状态的充分条件为:
F3>f-F2,即F3>F(ξ*cos x°-sin x°)
在设计制造时,选择合适的摩擦系数ξ及受力角度x°,可以使驱动锁紧装置瞬时锁死,同时可以通过在手柄上施加外力F3,瞬时解除驱动锁紧装置的锁死状态。
选择制动盘与滚柱的材质及加工精度,确定对应的制动盘与滚柱之间的摩擦系数ξ,由上面的计算公式可知,可以使f-F2足够小,也就是可以通过设计使得解除锁死状态的力F3足够小。
该装夹系统包括钳口、移动钳身、固定钳身,二个钳口分别用沉头螺钉固定在移动钳身和固定钳身上,移动钳身下部插入固定钳身的导向槽中,导向槽用于对移动钳身前后移动进行导向及定位。
该传动系统包括移动钳身、齿条、沉头螺钉、齿轮轴、弹性轴,轴套,齿条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移动钳身的底部,齿轮轴采用间隙配合插入轴套,轴套插入固定钳身的轴孔,齿轮轴与齿条啮合,转动齿轮轴,可以驱动移动钳身前后移动。
该驱动系统包括驱动锁紧装置,该驱动锁紧装置包括弹性轴、第一轴键、第二轴键、花键、驱动锁紧装置弹簧、顶针、滚柱、驱爪、制动盘,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钳身上;弹性轴插入齿轮轴中,其小径端通过第一轴键固定在齿轮轴上,花键通过第二轴键固定在弹性轴的大径端;驱动锁紧装置弹簧和顶针安装在花键的孔中,花键和驱爪安装在制动盘中,滚柱设置于花键与制动盘所形成的楔形空间中,在驱动锁紧装置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顶针保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峻崎,未经彭峻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0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色光源
- 下一篇:具有带通声滤波功能的光纤传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