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射型带电粒子飞行时间动量能量映射方法及映射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7720.7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田进寿;刘虎林;曹希斌;温文龙;徐向晏;王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00 | 分类号: | H01J49/00;H01J49/44;G01T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射 带电 粒子 飞行 时间 动量 能量 映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电粒子飞行时间能谱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行时间(Time-Of-Flight,TOF)是电子光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电子光学能量分析器中,常利用系统中带电粒子飞行时间的能量色散性来分析鉴别并最终获得其所具有的能量。而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位置敏感探测器(Position-Sensitive Detector,PSD)可以同时记录粒子的飞行时间信息以及其撞击探测器的位置信息,根据此时间和位置信息与带电粒子初始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可同时获得粒子的初始能量及初始动量。此即为带电粒子飞行时间动量能量谱仪的基本原理。带电粒子飞行时间动量能量谱仪主要的性能参数有能量分辨率、能量探测量程和粒子收集效率。根据带电粒子在粒子源与探测器之间的运动状态,其大致可分为无场式和含场式两种类型:在无场式系统中,带电粒子以匀速漂移状态运动;而含场式映射仪则在无场式系统的基础上,为提高系统整体性能而引入了电场或(和)磁场,这使得带电粒子呈现出变速运动状态。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动量能量映射仪绝大多数都属于含场式系统。
根据能谱仪能量分辨率基本理论可知,系统能量分辨率的提高可最终归结为最基本的方法:增加带电粒子的有效飞行时间。对此,国际上常用的两种方法为:增加带电粒子的有效飞行长度;降低待测电子的能量。对于第一种方法,其最简单的实施方法是直接增加能谱仪系统管子的长度。但在实际应用中管子长度的增加总是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比如管子内部的真空度以及实验室空间的限制等。同时,管子长度的增加必将导致带电粒子接收角的减小而最终降低其收集效率。这些限制因素使得国际上普遍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采用特殊的元件等结构设置以在保持管子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间接地增加带电粒子的有效飞行距离,比如直线反射式或弧线偏转式飞行时间能谱仪系统。第二种方法可通过在系统中引入拒斥场来实现,其缺陷是拒斥场的存在会导致系统能量探测量程与带电粒子收集效率的缩小。对此国际上普遍通过引入电场或者磁场或者同时引入电场和磁场的办法以达到同时优化能谱仪的能量分辨率、能量探测量程以及带电粒子收集效率参数的目的,比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双色电场式飞行时间谱仪(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同)或者双色电磁场式飞行时间谱仪(同时引入电场和磁场)。在采用以上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目前存在的带电粒子飞行时间动量能量谱仪虽然能在一定的使用范围内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但是由其工作原理所决定的在系统总体性能提高方面的瓶颈始终存在着。现有的飞行时间动量能量谱仪从本质上讲都可归结为如图1所示的结构,系统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可分解为轴向运动和径向运动,其中径向运动决定着其在探测器上的位置信息,轴向运动决定着带电粒子的有效飞行时间信息。如此结构上的设置使得这样的情况成为必然:在能够被探测器接收的既定条件下,不同初始状态(包括初始能量εi与初始发射角θi)的带电粒子在被探测器接收之前都经历了相同的有效轴向距离。因而在这样的系统中,轴向速度小的电子具有较大的飞行时间,这直接意味着系统对具有较大初始发射角的带电粒子具备相对较高的能量分辨率;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系统中,显然只有较小初始发射角的带电粒子才有较大的收集几率。同时,系统能量分辨率随着待测带电粒子能量的增加而急剧恶化,这常常成为限制系统能量探测量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正如已被事实所证明的那样,无论怎样的优化设置都不能使得系统在能量分辨率、能量探测量程与带电粒子收集效率三个主要参数之间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平衡,以使系统整体具备较高的综合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带电粒子飞行时间动量能量谱仪在能量分辨率、能量探测量程以及带电粒子收集效等三个参数之间综合提高方面的瓶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折射型带电粒子飞行时间动量能量映射方法及映射仪,旨在通过提高系统中较小初始发射角带电粒子的能量分辨率而最终增加系统的带电粒子收集效率;同时通过减缓系统能量分辨率随带电粒子初始能量的恶化速率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量探测量程,以实现最终提高带电粒子飞行时间动量能量映射仪整体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折射型带电粒子飞行时间动量能量映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真空测试管中形成轴向均匀的反射电场;
2】在真空测试管的一端由带电粒子源产生带电粒子;
3】带电粒子在反射电场中进行减速运动,直至轴向速度减为零;
所述带电粒子在反射电场中进行减速运动的轴向加速度a2应满足如下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7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