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发动机配气机构零件寿命的试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7262.7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斗;杨大祥;张玉波;徐滨士;马国政;李恩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发动机 机构 零件 寿命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零件寿命的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发动机配气机构零件寿命的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疲劳损伤和摩擦磨损是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些零件的失效会对设备等造成致命伤害,例如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常因疲劳损伤造成断裂失效,掉入气缸中的部分会严重损坏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包括活塞、气缸和气门座等部件,甚至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开展疲劳和磨损的研究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目前,国内外的疲劳和磨损试验机种类繁多,根据疲劳和磨损的作用类型分,疲劳试验机主要有接触疲劳试验机、拉-拉、拉-压疲劳试验机和弯曲疲劳试验机等类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有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滚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滑滚复合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类型,其中一部分是以标准试样为研究对象的通用试验机,一部分是以特定装备零件为研究对象的专用试验机。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凸轮轴、挺柱、推杆、气门等发动机配气机构众多零件的能够真实模拟其常温下工况受力环境的加速疲劳、磨损试验机,更没有一种能够同时对多个零件进行模拟工况受力环境的同步加速损伤试验设备,而无法实现多零件复杂受力环境的加速损伤试验。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测试发动机配气机构零件寿命的试验系统,可以方便的对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多个零件同时进行加速试验,从而检测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多个零件的寿命,实现了多零件复杂受力环境的加速损伤试验。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发动机配气机构零件寿命的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底座、支承台架、调速式驱动装置、发动机配气机构和传动机构;
其中,所述支承台架、调速式驱动装置和发动机配气机构均固定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调速式驱动装置经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所述发动机配气机构。
所述系统还包括:
检测装置,由相互电连接的热红外探头和热红外信号处理装置构成,热红外探头的探测端对于与所述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各零件。
所述热红外信号处理装置包括计算机。
所述支承台架为框架式结构,由底架以及底架上设置的轴套安装架和缸盖总成安装架构成;轴套安装架由两个带有半圆槽的长方形实体部件扣装组合而成,上面设置的实体部件上设有注油孔,缸盖总成安装架设置在轴套安装架上方。
所述发动机配气机构由轴套、凸轮轴、挺柱、推杆、摇壁、气门、弹簧和缸盖总成组合而成;其中,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支承台架上,凸轮轴活动装设在所述轴套内,所述凸轮轴上方的支承台架上对应设置所述缸盖总成;所述凸轮轴与所述轴套相接触,挺柱设置在所述凸轮轴上方,所述挺柱下端顶设在所述凸轮轴上,所述挺柱上方连接推杆,所述推杆上端与所述摇壁一端连接,所述摇壁另一端与所述缸盖总成内设置的气门连接,气门上套装所述弹簧。
所述传动机构由主动轮、从动轮和连接在所述主、从动轮之间的橡胶传动带构成,所述主动轴设置在所述调速式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从动轮设置在所述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凸轮轴上。
所述调速式驱动装置采用调速式电动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发动机配气机构设置在支承台架上,通过调速式驱动装置驱动,从而可以同时对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各零件以模拟真实工况进行加速试验,从而检测出各零件的寿命。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能够同时对多个零件进行模拟工况受力环境的同步加速损伤的试验设备,可实现多零件复杂受力环境的加速损伤试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验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验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验系统的支承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验系统的支承台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验系统的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试验系统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72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内容的短链接系统及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卢帕他定及其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