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视机屏幕的可视即时通讯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3404.2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铁建 |
主分类号: | H04N21/478 | 分类号: | H04N21/478;H04N7/14;H04L12/5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地址: | 41001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视机 屏幕 可视 即时通讯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视机屏幕的可视即时通讯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通信和信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近,特别是国家实施的三网融合战略,使得广电网络获得的更大的市场商业机会,各地特别是试点城市纷纷实施双网改造,挖掘电视增值业务,已经在热火朝天的开展之中。
目前国内关于利用电视机作为可视即时通讯屏幕已经在部分新技术中有所提及,部分新的机顶盒技术还提供了诸如股票,点播,视频等等新的功能。但是这些产品不是专一的可视即时通讯产品,同时这些技术目前在中国推广存在投入巨大,造价昂贵,系统复杂等问题,无法短期得到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便利完全可行可视即时通讯方法和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电视机屏幕的可视即时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电视机屏幕作为可视即时通讯的界面,包括以下步骤:1)主叫端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被叫端的信号;
2)服务器搜索被叫端,当被叫端不在线时,服务器向主叫端返回语音信号,当被叫端在线时,等待被叫端作出回应;
3)被叫端作出回应。
所述方法还在于被叫端可以接受或拒绝的回应。
所述方法还在于当被叫端作出接受的回应时,该方法的步骤还包括下述步骤:4)被叫端与主叫端建立或不建立音视频连接。
所述方法还在于当被叫端与主叫端建立音视频连接时,该方法的步骤还包括下述步骤:5)服务器根据预设在连接时播放广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视机屏幕的可视即时通讯系统,包括电视机设备、电视机顶盒、终端硬件模块和控制服务器模块,其中,
终端硬件模块连接电视机设备及电视机顶盒,所述终端硬件模块用于完成用户侧连接及视音频信号的输入与输出,网络信号路由;
控制服务器模块通过广电传输网络或者互联网与终端硬件模块连接,控制服务器模块通过广电传输网络或者互联网与终端硬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服务器具有以下功能的通信设备: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用户设备间数据连接,提供用户业务开通或者计费,为用户指定唯一连接号码。
所述的系统还在于所述的终端硬件模块包括终端硬件主机、电源、摄像头、通话手柄,所述的通话手柄可以通过无线或蓝牙与终端硬件主机连接。
所述的系统还在于包括增值业务服务器模块,所述增值业务服务器模块通过广电传输网络或者互联网与终端硬件模块连接,所述增值业务服务器模块用于管理广告业务信息,设定广告业务下载时间和播放时间及范围。
所述的系统还在于包括数据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通过广电传输网络或者互联网与终端硬件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完成系统数据的存放,以及完成数据库统计、分析、备份、迁移、还原等功能。
所述的系统还在于包括Web服务模块通过广电传输网络或者互联网与终端硬件模块连接,所述Web服务模块为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账号,提供统一的系统管理、数据管理、数据查询分析平台。
所述的系统还在于通过基于VOIP的软交换软件系统实施通讯控制管理。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快捷,创全新视频即时通讯模式。
2)利用电视机作为屏幕,图像质量和视听效果得到保证。
3)在利用目前广电专网通信的情况下,视频即时通讯效果完全得到保证。
4) 创造全新的沟通模式,大屏幕使得更多人可以群聊群视,使用像电话的模式,大多数人都能方便的使用。
5)可全方位应用,亲友群聊群视,视频会议,在线聊天等。
本发明实现利用广电传输网络或者互联网及利用千家万户都有的电视机,专一实现了视频即时通讯,成为千家万户沟通尤其是亲友之间,老人与小孩之间,朋友之间更大屏幕更好通信效果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铁建,未经李铁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3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型铰接梁
- 下一篇:输电线路高空压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