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微功耗智能门窗开闭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2563.0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森;洪林;朱燕生;符涛涛;宋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茂森 |
主分类号: | E05F15/20 | 分类号: | E05F15/20;E05F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功耗 智能 门窗 开闭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小型微功耗智能门窗开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微功耗智能控制装置[2]和小型机械执行装置[3],微功耗智能控制装置[2]控制小型机械执行装置[3]运动,实现门窗的开闭;所述微功耗智能控制装置[2]包括微功耗传感器模块[5]、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模拟开关[8]、电机伺服模块[9]、电源模块和开关按钮[10],微功耗传感器模块[5]的输出端[O1]与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的第一输入端[I1]相连,将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的第二输入端[I2]与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的第一输出端[O2]相连接,接收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的端口信号,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的输出端[O3]与模拟开关[8]的输入端[I3]相连接,控制模拟开关[8]开断,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的输出端[O3]还与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的第一输入端[I4]相连接,为其提供电源输入,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的第三输入端[I5]与开关按钮[10]的输出端[O4]相连,接收按钮[10]的控制,模拟开关[8]的输出端[O5]与电机伺服模块的第一输入端[I6]相连,为其提供电源信号,电机伺服模块[9]的第二输入端[I7]和第三输入端[I8]分别与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的第一输出端[O6]和第二输出端[O7]相连,电机伺服模块[9]在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的控制下最终控制电机[11]正反转,电源模块与微功耗传感器模块[5]、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和模拟开关[8]相连,为其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微功耗智能门窗开闭器,其特征在于,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包括非门[F]、第一上升沿触发器[JK1]、第二上升沿触发器[JK2]和异或门[YH],第一上升沿触发器[JK1]的输入端即为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的第一输入端[I1],非门[F]的输入端为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的第二输入端[I2],非门[F]的输出端与上升沿触发器[JK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上升沿触发器[JK1]和第二上升沿触发器[JK2]的输出端分别与异或门[YH]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异或门[YH]的输出端为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的输出端[O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微功耗智能门窗开闭器,其特征在于,该开闭器嵌入在门窗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小型微功耗智能门窗开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机械执行装置[3]包括电机、减速器和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门窗上,电机通过减速器与滚轮相连,驱动其旋转并最终带动门窗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微功耗智能门窗开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设置在门窗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微功耗智能门窗开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设置在门窗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微功耗智能门窗开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机械执行装置[3]包括电机、细线和重物,门窗的边缘开有小孔,细线的一端与电机的滚轮相连,细线的另一端与重物相连,电机和重物位于小孔的两侧,电机上的细线穿过小孔,重物的直径大于小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微功耗智能门窗开闭器,其特征在于,微功耗传感器模块[5]、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模拟开关[8]、电机伺服模块[9]、电源模块和开关按钮[10]中的元件均为贴片式封装。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微功耗智能门窗开闭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微功耗传感器模块[5]检测外界信号,当得到信号时将信号传输给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
步骤2、微功耗待机检测模块[6]提供电源信号给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开始工作;
步骤3、智能微处理器模块[7]判断开关按钮[10]是否有信号输入,若有信号输入,则开始计数,直至信号消失,之后存储计数的时长;如果没有信号输入则按存储的计数时长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茂森,未经王茂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25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湍流强度可控的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加塞机真空吸塞管路药液防倒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