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极组焊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2382.8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熊正林;路俊斗;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H01M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极组焊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组焊架。
背景技术
对额定容量≥200Ah的大密铅酸蓄电池极组或其他电池极组进行极耳焊接处理时,需要采用的工装为电池极组焊架。电池极组焊架一般包括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梳板和压条。架体一方面用于摆放电池极组以及在必要时压紧电池极组,另一方面用于保证梳板及压条在焊接时处于正确的相对位置;梳板具有两个,两个梳板的相对侧分别设置齿槽用于卡入蓄电池正负极板的极耳,梳板通过熔解焊条形成电池极组的正、负汇流排,并将极耳和铅零件与汇流排熔融为一体;压条设置在两个梳板之间,用于分隔正、负极耳并保证正、负汇流排保持适当的间距。
通常情况下,电池极组焊架的一个梳板固定在架体上,另一个梳板搁置于架体上并可移动,需要焊接电池极组时,通过移动搁置在架体上的梳板使两个梳板相互靠拢,接着将正、负极板的极耳分别卡于两个梳板的齿槽中,焊接完成后将两个梳板分开,汇流排脱出梳板后即可从电池极组焊架上取出电池极组。然而,这种电池极组焊架的梳板需要人工放置和移动梳板,不仅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而且难以准确定位。
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池,极组焊接工艺以及对应的电池极组焊架有所不同。例如有些电池(特别是隔板为PVC或PE塑料隔板、电解质为气相二氧化硅与稀硫酸溶液混合形成的胶状物的电池)通常采用松装配工艺,即极组装入电池槽时基本呈自由状态,极组焊接工艺也不需要对极组进行压紧;而有些电池(特别是隔板为优质玻璃纤维的、电解质为稀硫酸溶液的电池)通常采用紧装配工艺,即极组装入电池槽时呈被压缩状态,装配压力一般在40~50kPa之间,由于使用了相对较厚的优质玻璃纤维隔板,极组焊接工艺中必须对对电池极组进行压紧,由此要求电池极组焊架具有压紧电池极组的功能。现有技术中,电池极组焊架压紧电池极组通常采用气动的驱动方式,气缸不仅占用空间较大、成本较高,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电池极组焊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极组焊架,包括架体、两个梳板和用于分隔电池极组的正负极耳的压条,所述架体包括用于容纳电池极组的腔体,所述两个梳板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的前后两端,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两个梳板相向运动的梳板驱动机构,所述梳板驱动机构包括导轨、双螺纹驱动轴、前驱动块、后驱动块和两个传动组件;所述导轨和双螺纹驱动轴都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双螺纹驱动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反向设置的螺纹,所述前驱动块和后驱动块分别与所述双螺纹驱动轴的前后两端螺接,且与所述导轨形成导轨副,所述前驱动块和后驱动块还分别通过一个所述传动组件与对应的梳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双螺纹驱动轴的端部还连接梳板驱动手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架体包括底座、底板和支撑架,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两个梳板都位于所述支撑架上方,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面,所述双螺纹驱动轴通过支座安装在所述导轨中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自所述底板的四个角部向上延伸的立柱。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传动轴和传动叉;所述传动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固接,另一端设有套在前驱动块或后驱动块侧部的条形孔,所述传动叉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固接,另一端穿出对应的梳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极组焊架还包括两个压板和分别用于驱动两个压板运动的两个压板驱动机构,所述两个压板分别从所述架体的左右两侧伸入所述腔体内部,所述压板驱动机构包括螺杆、螺母座和支板,所述支板安装在所述架体的左侧或右侧,所述螺母座固定在所述支板上,所述螺杆一端与所述螺母座螺接,另一端固定对应的压板。
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座螺接的一端还连接压板驱动手柄。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压板驱动机构的支板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架体枢接,所述架体上还设置用于卡住所述支板另一端的托块。
优选地,所述前驱动块和后驱动块都为螺母。
所述导轨为滑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池极组焊架增加了梳板驱动机构,利用双螺纹驱动轴等零部件驱动梳板同时相互靠拢或者分开,不需要人工放置和移动梳板,不仅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便于对梳板进行准确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23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除臭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