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球运动教学演示用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2314.1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5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阮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凌云 |
主分类号: | B43L7/00 | 分类号: | B43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6150 河北省怀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球 运动 教学 演示 用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演示用具,尤其是能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演示用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中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中关于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知识时,实用方便的学习工具很少,公知的学习工具如“可绕太阳转动地球仪”,包括基座、支撑管、发光体、轨道盘、地球体、滑槽等部件(参见专利号“032357877);又如“地球自转与公转模拟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地球体、伞形罩、磁铁固等部件(参见专利号200720115491X);再如“多功能三球仪”,包括底座、中轴、传动机构、太阳、地球、月球等(参见专利号032780990);再如“地球自转时差显示仪”,包括支架、模拟时钟、模拟地球仪盘面等(参见专利号2007200111531)。以上装置最大的缺点在于,结构复杂,所呈现的现象在地球表面界线模糊,要依靠学生的想象,空间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理解较困难;而且造价较高,携带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地球运动教学演示用具。由于该教学演示用具为平面结构,其载体可以为直尺、量角器、文具盒、三角板等各种平面文具或教具。做为教具时,将本发明等比例放大3~10倍即可。本发明以直尺为案例,具体阐释了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现象在平面内呈现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该发明案例包括直尺、两个转动副板三个主要部件,以及全球时间分布刻度外环①、全球经线分布刻度内环②、国际24时区辐凑线③、零点日期分界标记线④a及国际日期分界标记线④b、地球(亦即赤道座标系天球)经纬网侧视图⑤、日照示意图⑥、地平 座标系天球简易图⑦七个基本要素,分别构成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两个方案;(2)地球自转方案:所述全球时间分布刻度外环①位于直尺左侧圆形凹槽的外缘且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24个单元共计360条时间刻度、沿24时所在半径设有零点日期分界线标记④a;所述全球经线分布刻度内环②位于副板上且设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360条经线刻度、沿180°经线所在半径设有国际日期分界线标记④b;国际24时区辐凑线③位于副板全球经线分布刻度内环②的中部并且由从圆心发出的48条均匀布局的放射线构成;连接:上述表征地球本体平面上的诸要素②、③、④b与表征地球自转平面上的诸要素①、④a在两个平面内分别呈现,用铆钉在圆心处连接,以圆心为旋转中心且能够全角度绕转。(3)地球公转方案:所述地球(亦即赤道座标系天球)经纬网侧视图⑤位于直尺的右侧圆形凹槽内且为以赤道(亦即天赤道)为中心的侧视图;所述日照示意图⑥、地平座标系天球简易图⑦位于另一个转动副板;连接:上述表征地球(亦即赤道座标系天球)本体平面上的要素⑤与表征地球公转平面诸要素⑥、地平座标系天球要素⑦在两个平面内分别呈现,用铆钉在圆心处连接,以圆心为旋转中心且能够全角度绕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地球自转方案可以静态和动态呈现关于地球自转若干问题——地方时、区时、两日图等,地球公转方案可以静态和动态呈现关于地球公转的若干问题——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照图、日出日落方位、黄赤交角、四季更替、五带的形成,还可表示各地天体周日视运动状况、确定恒显星、恒隐星、出没星的纬度范围,各地全年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等。其优点在于:该发明能将中学地理中地球运动的多数知识点以形象、直观方式呈现,所呈现的现象在地球表面界线清晰可见,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仔细观察,即能全面理解相关知识,且以平面方式呈现,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缩略图(①全球时间分布刻度外环②全球经线分布刻度内环③国际24时区辐凑线④a零点日期分界标记线④b国际日期分界标记线⑤地球(亦即赤道天球)经纬网侧视图⑥日照示意图⑦地平座标系天球简易图,以下各图中①、②、③、④a、④b、⑤、⑥、⑦所代表内容与此相同)
图3是直尺左右两个圆形凹槽效果图;
图4是自转方案直尺左侧效果图,
图5是自转方案副板效果图,
图6是自转方案直尺左侧与副板的连接方式图,其中01为副板剖视图,02为直尺左侧剖视图,05为铆钉(上),06为垫片,07铆钉眼,08为铆钉(下);
图7是自转方案局部放大图;
图8是公转方案直尺右侧效果图,
图9是公转方案副板效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凌云,未经阮凌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2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