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扬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1831.7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6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溪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星电子株式会社;天津宝星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宝星电子有限公司;荣成宝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型扬声器,具体地说,涉及为了使磁路的驱动力效率极大化而改进音圈与振动板的固定方式结构的薄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扬声器是利用振动板的振动将电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的装置。扬声器安装于普通音频设备为首的视频装置中而进行使用。对于扬声器而言,通常将其形状为圆形的做法对于音频特性来说是优选的,但可以根据需要变型为不同的形状和尺寸来使用。
本发明特别涉及扬声器中的如下的所谓的薄型扬声器:某一方向上的长度相对于宽度相对长。在薄型扬声器中,将输出声音的面称作前面时,前面的形状为宽度窄且长度长的形状。薄型扬声器通常被称作长椭圆形、轨道形或椭圆形扬声器等多种名称。
这样的薄型扬声器用于具备窄长形态安装空间的电子产品,例如电视机等在画面两侧具备安装空间的多种电子产品。
对于薄型扬声器而言,在安装于其内部的部件中,具备振动并发出声音的部件即振动板,且这样的振动板的形状也呈窄长形态。然而由于振动板为窄长形态,因此与普通形态的圆形振动板相比,存在振动板移动不易控制的问题。
在薄型扬声器的情况下,振动板中附着有位于磁路的磁隙中而受力的音圈。音圈随着磁路的变化而向上方移动,振动板随着上述音圈的移动而振动并产生音频。
然而薄型扬声器的振动板,由于其形状窄长,因此在振动的操作中产生沿长轴方向扭曲的现象,存在难以得到预想中的音频特性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困难,在现有的薄型扬声器的情况下,试着在振动板的背面使用两个圆形的音圈,或者在长椭圆形的线圈中沿短轴方向设置加固肋,但仍然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即,在现有的薄型扬声器的情况下,存在音圈与振动板固定部的外周部及内侧部分的反谐振引起的音频特性的变化、再生频率特性的非均匀性及磁路的驱动力分散引起的效率降低及低音不可再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采用振动板部通过中间支撑部件而固定于音圈上的结构,从而提供了一种振动板部在振动中不产生沿长轴方向扭曲的现象,并具备所需的音频特性的薄型扬声器。
本发明薄型扬声器的特征在于,包括:振动板部,其形状为宽度窄而沿长度方向延长;第一主体部,其固定有所述振动板部的外周部;中间支撑部件,其固定于所述振动板部;音圈,其固定于所述中间支撑部件;磁路部,其包括具备底部和侧壁部的轭、固定于所述轭的底部的永磁体以及固定于所述永磁体的上表面的板;以及第二主体部,其固定有所述磁路部,并结合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下部。
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部件的形状为宽度窄而沿长度方向延长,所述中间支撑部件的沿长度方向延长的中心部分结合于所述振动板部。
此外,优选地,在所述振动板部的中间部分具备沿长度方向延长的结合部,所述中间支撑部件具备在所述中间支撑部件的中间部分沿长度方向延长且向上侧凸出形成的突出部,所述中间支撑部件的突出部与所述振动板部的结合部结合。
并且,优选地,所述振动板部的结合部为以能够插入并固定所述突出部的方式延长贯穿形成的长孔。
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振动板部的结合部是所述突出部能够插入并固定的窄长槽状的插槽。
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部件包括:支撑部,其在下侧面固定所述音圈;以及在所述支撑部上沿宽度方向延长形成且沿中间支撑部件的长度方向隔开形成的多个加固肋,所述突出部沿长度方向形成于所述支撑部的上部,且包括以比所述支撑部的长度长的方式向两侧延长的延长突出部。
并且,优选地,所述振动板部包括:振动边缘部,其外周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以及振动主体部,其结合于所述振动边缘部的中间部分,对于所述振动板部而言,与所述中间支撑部件结合的所述振动主体部的中心部分相对于所述振动边缘部的外周部分位于下方。
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薄型扬声器还包括弹性材质的弹簧阻尼器,在该弹簧阻尼器的中间部分贯穿固定有所述的中间支撑部件,且该弹簧阻尼器的外周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部。
此外,优选地,所述弹簧阻尼器通过插入成型法固定于所述中间支撑部件,与所述中间支撑部件形成一体。
此外,优选地,所述弹簧阻尼器为导电性金属,组成所述音圈的线圈两端部与所述弹簧阻尼器电连接。
另一方面,优选地,还具备结合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下部,且以密闭包含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部空间的方式结合的盖部,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中具备至少一个背面音释放孔,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中具备与所述背面音释放孔连通并向前方开放的至少一个倒相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星电子株式会社;天津宝星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宝星电子有限公司;荣成宝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宝星电子株式会社;天津宝星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宝星电子有限公司;荣成宝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1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音响系统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钠细晶氧化铝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