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加工改性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1030.0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邓丽;邓军;邓忠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忠权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8;C08K5/10;C08K5/02;C08K5/57;C08J9/04;D06N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30 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聚氯乙烯 人造革 加工 改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的加工改性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加工改性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用于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加工改性剂添加丙烯酸酯类等辅料比较多,因此,生产出来的聚氯乙烯人造革脆性较大,强度和韧性较差,而且成本比较高,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怎样降低生产聚氯乙烯人造革辅料成本、提高质量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研发一种新的助剂作为辅料,用以提高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强度和韧性,降低生产成本,而提供一种用于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加工改性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称的用于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加工改性剂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
橡塑改性剂2~3;乙二醇79酸酯20~25;M-50石油酯20~25;氯化石蜡10~15;发泡剂3~4;有机锡稳定剂0.6~0.8。
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
橡塑改性剂2.2~2.8;乙二醇79酸酯22~24;M-50石油酯22~24;氯化石蜡11~14;发泡剂3.2~3.8;有机锡稳定剂0.7~0.8。
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
橡塑改性剂2.5;乙二醇79酸酯23;M-50石油酯23;氯化石蜡12.5;发泡剂3.5;有机锡稳定剂0.75。
所述的橡塑改性剂是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铝酸脂偶联剂复合而成,其配比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铝酸脂偶联剂=1.5~2.5∶0.05~0.1。
所述的橡塑改性剂的配比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铝酸脂偶联剂=2∶0.07。
本发明所称的用于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加工改性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构思新颖、工艺规范、制作简单、价格低廉、无环境污染:用于聚氯乙烯人造革加工可以降低脆性、提高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可以工业化批量生产。本发明可广泛地用于聚氯乙烯人造革加工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改性剂按下列工艺程序制配:
一、制取所述加工改性剂各组分及重量份的配制
1、橡塑改性剂的配制:
按所述的橡塑改性剂配比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5,铝酸脂偶联剂0.05,一起置入搅拌器内,在常温条件下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备用。
2、所述的各组分及重量份的配制:
取橡塑改性剂2;乙二醇79酸酯20;M-50石油酯20;氯化石蜡10;发泡剂3;有机锡稳定剂0.6,备用。
二.所述的加工改性剂的配制:
1、混料:将上述配制好的各组分重量份混合,一起投入捏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加温至135℃~140℃即可停止加温,备用;
2、卸料包装:将上述加工好的混料冷却至常温后即可卸料包装,即成品——所述的加工改性剂包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加工改性剂各组分助剂及重量份的配制:
1、助剂橡塑改性剂配制:
按所述的橡塑改性剂配比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铝酸脂偶联剂0.07,一起置入搅拌器内,在常温条件下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备用。
2、所述的各组分及重量份的配制:
取橡塑改性剂2.2;乙二醇79酸酯22;M-50石油酯22;氯化石蜡11;发泡剂3.2;有机锡稳定剂0.7,备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加工改性剂各组分助剂及重量份的配制:
1、助剂橡塑改性剂配制:
按所述的橡塑改性剂配比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5,铝酸脂偶联剂0.1,一起置入搅拌器内,在常温条件下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可出料、备用。
2、所述的各组分及重量份的配制:
取橡塑改性剂2.5;乙二醇79酸酯23;M-50石油酯23;氯化石蜡12.5;发泡剂3.5;有机锡稳定剂0.75,备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加工改性剂各组分助剂及重量份的配制:
1、助剂橡塑改性剂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忠权,未经邓忠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1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己内酯和己二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理条机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