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构件焊接用旋转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6390.1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1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薛贵才;朱有强;闫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构件 焊接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大型厂房主梁型钢托架焊接过程中的大型构件焊接用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焊接大型厂房主梁型钢托架构件的过程中,由于四个方向都有超出主梁800多毫米的支梁需要焊接,且长度一般都在20-30米。在焊接构件翻转时,相当困难而且危险性大,对人身极不安全,耗用人员多且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省时省力,可以360度旋转的大型构件焊接用旋转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型构件焊接用旋转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托架、打开式圆筒卡胎、蜗杆蜗轮旋转机构和主动、从动托辊构成,所述蜗杆蜗轮旋转机构固定在托架一端,所述蜗杆蜗轮旋转机构的蜗轮同轴键接有主动托辊,蜗轮轴托辊轴承与固定在托架上轴承座支承,所述托架另一端与主动托辊在同一轴线上轴接有从动托辊,所述主动、从动托辊之间支承有打开式圆筒卡胎。
所述打开式圆筒卡胎主要由上下半圆形圆筒卡胎和一对顶紧丝杠副构成,所述上下半圆形圆筒卡胎托辊螺栓紧固,所述上下半圆形圆筒卡胎垂直径向分别设有上下托架,所述上托架上固接有顶紧丝座,所述顶紧丝杠副对称置于半圆形圆筒卡胎水平径向的同一轴线上。
所述主动、从动托辊外圆包覆有橡胶层。
有益效果:蜗杆蜗轮旋转机构控制托辊旋转带动圆卡胎旋转。以达到构件在径向360度范围内旋转,并在任意角度停止,以利于电焊操作者在最佳角度实施焊接工作。不但避免了构件在翻身时的不安全因素,而且又能确保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大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蜗杆2、蜗轮3、主动托辊4、轴承座5、上下托架6、从动托辊7、顶紧丝杆8、螺栓9、打开式圆筒卡胎10、构件11、顶紧丝座12、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大型构件焊接用旋转装置,主要由托架12、打开式圆筒卡胎9、蜗杆1蜗轮2旋转机构和主动、从动托辊3、6构成,所述蜗杆蜗轮旋转机构固定在托架一端,所述蜗杆蜗轮旋转机构的蜗轮同轴键接有主动托辊3,蜗轮轴托辊轴承与固定在托架上轴承座4支承,所述托架另一端与主动托辊在同一轴线上轴接有从动托辊6,所述主动、从动托辊之间支承有打开式圆筒卡胎。所述打开式圆筒卡胎主要由上下半圆形圆筒卡胎和一对顶紧丝杠副构成,所述上下半圆形圆筒卡胎托辊螺栓紧固,所述上下半圆形圆筒卡胎垂直径向分别设有上下托架5,所述上托架上固接有顶紧丝座11,所述顶紧丝杠副置于半圆形圆筒卡胎水平径向的同一轴线上。所述主动、从动托辊外圆包覆有橡胶层(图中未示)。
操作步骤:
将圆筒卡胎螺栓8打开,取出顶紧丝杆7一对,顶紧丝座11,再拿掉卡胎上半圆,托架5不动。将构件10吊装入卡胎内,把卡胎上半圆复位拧紧螺栓8,要拧牢固。再将左右丝杠7找中后顶紧,丝座11装好顶牢,使构件在圆卡胎内不得有一点活动间隙。通过蜗杆、蜗轮转动带动主动托辊3旋转及从动托辊6旋转,经托辊的旋转使圆卡胎9旋转。以达到构件在径向360度范围内任意角度停止,以利于电焊操作者在最佳角度实施焊接工作。不但避免了构件在翻身时的不安全因素,而且又能确保焊接质量。
注:支梁超出主梁的长短,可调整托架A下面的副支架高度,使构件旋转时,支梁与地面有一定的空间。蜗轮模数:5,蜗杆头数:2,蜗轮齿数:36
(较长的构件可放三点支撑,两端及中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6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程序、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印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