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切机刀门偏旋角度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4601.8 | 申请日: | 201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宋修财;许伟才;王成瑞;赵刚峰;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百圣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5/02 | 分类号: | B27L5/02;B23Q17/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切机刀门偏旋 角度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切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无卡旋切机刀门偏旋角度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旋切机刀门调整装置是安装在机体上,其包括刀架体、导轨、滑座、压尺架、伺服电机、涡轮箱、丝杠、螺母和滑座,刀架体安装在机体上,刀架体上方设有导轨,一侧设有装刀盒,装刀盒内设有旋刀,装刀盒经固定在刀架体上的压刀板相固定,导轨上设有滑座,滑座上设有压尺架,压尺架经转轴与滑座相连接,一伺服电机固定在机体上,一伺服电机同时控制机体两端的丝杠,丝杠上设有螺母,螺母与滑座相连接,这样结构的特点是,旋切不同的板厚时,能够在旋切机工作状态下调整刀门,刀门始终是径向平行移动,其不足:调整刀门间距时,需要人工通过塞尺多次测量才能确定刀门的实际大小,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快捷、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的旋切机刀门偏旋角度显示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切机刀门偏旋角度显示装置,设有机体和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盘、固定座、支座、齿轮轴、扇形齿轮、齿轮、指针、轴承和刻度盘,支座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螺母与表盘固定连接,齿轮轴上设有齿轮,齿轮轴一端经轴承、挡圈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与支座固定连接,齿轮与扇形齿轮相啮合,扇形齿轮固定在滑座上,刻度盘固定在表盘内的支座上,刻度盘上设有指针,指针经螺钉穿过刻度盘上设有的孔固定在齿轮轴上,在调整压尺与旋刀的间隙时,左滑座和右滑座分别以转轴为中心旋转,固定在滑座上的扇形齿轮随着滑座旋转,扇形齿轮带动齿轮轴上的齿轮旋转,进而带动齿轮轴一端的指针旋转,表盘上即显示出指针所旋转的角度,通过表盘显示的角度来确定单板厚度,达到调整简单、快捷、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本发明中的轴承可采用三层复合材料轴承,以达到耐磨的作用。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偏旋刀门时,需要人工通过塞尺多次测量才能确定刀门的实际大小的问题,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快捷、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机体1、滑座2、表盘3、固定座4、支座5、齿轮轴6、扇形齿轮7、齿轮8、指针9、轴承10、刻度盘11、螺母12、轴承13、挡圈14、螺钉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旋切机刀门偏旋角度显示装置,设有机体1和滑座2,其特征在于包括表盘3、固定座4、支座5、齿轮轴6、扇形齿轮7、齿轮8、指针9、轴承10和刻度盘11,支座5一端与固定座4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螺母12与表盘3固定连接,齿轮轴6上设有齿轮8,齿轮轴6一端经轴承10、挡圈14与固定座4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13与支座5固定连接,齿轮8与扇形齿轮7相啮合,扇形齿轮7固定在滑座2上,刻度盘11固定在表盘3内的支座5上,刻度盘11上设有指针9,指针9经螺钉15穿过刻度盘11上设有的孔固定在齿轮轴6上,本发明在调整压尺与旋刀的间隙时,左滑座2和右滑座分别以转轴为中心旋转,固定在滑座2上的扇形齿轮7随着滑座2旋转,扇形齿轮7带动齿轮轴6上的齿轮8旋转,进而带动齿轮轴6一端的指针9旋转,表盘3上即显示出指针9所旋转的角度,通过表盘3显示的角度来确定单板厚度,达到调整简单、快捷、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本发明中的轴承10、13可分别采用三层复合材料轴承,以达到耐磨的作用。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偏旋刀门时,需要人工通过塞尺多次测量才能确定刀门的实际大小的问题,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快捷、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圣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百圣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4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