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轴承座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1200.7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娄霆;熊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2 | 分类号: | B21B3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轴承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具体讲就是轧机的机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棒材的加工,多是采用轧机轧制而成的。而轧机就其结构来分一般可分为牌坊式机架、悬臂式机架或由型材焊接为牌坊式机架,轧辊间距的调节和控制直接导致待轧制产品的尺寸,待轧制产品的尺寸精度又依赖轧机机架和轧辊的整体刚性、轧辊的精度和选材。目前,无论牌坊式机架、悬臂式机架的轧机中,以牌坊式机架立式安装为例,其上下方向的变形较大、难以控制,因为下轴承座均是采用螺栓类部件固定在牌坊式机架的底部支座上,上轴承座的压下装置通常是设置在上部横梁上,这样轧制时,牌坊式机架位于底部支座和上部横梁之间的立柱在其整个长度范围内均受拉力而伸长变形,其变形伸长量大;对于悬臂式机架而言,其立柱的变形情况基本类似。这就是说,轧机机架的刚度不足,再加之其它部件的变形,累计后的误差就很大,难以满足轧制季度要求。
名称为“支撑辊辊身带有液压下压装置的钢板轧机”(公开号CN101658862A)的专利文献,其轧机机架包括位于上部的横向机架10、位于下部的机架下梁12-1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立柱1,其整体结构可以看成是牌坊式机架,其中的立柱在工作时其总长范围内均会发生伸长变形。
名称为“轧机组合机架”(公开号CN2796875Y)的专利文献,其机架包括上、下横梁1、4以及连接两者的各立柱2,上、下横梁1、4及立柱2之间采用杆8和螺母9连接,这样立柱2就受到压应力的作用,该结构的缺陷在于,上、下横梁1、4与立柱2之间在垂直于立柱2方向上的定位无法满足要求,因为,上、下横梁1、4与立柱2之间彼此之间提供的压力,维持垂直于立柱2方向的位置要依赖于彼此之间的摩擦力,这是极不可靠的;另外,由于杆8和螺母9连接的结构自身限制,其提供的预紧力是十分有限的,轧制过程中的外力一旦抵消了杆8和螺母9提供的预紧力,严重时将可能导致上、下横梁1、4与立柱2之间彼此脱离,跟谈不上轧制精度了。
名称为“无机架轧机机座的辊缝调节系统”(公开号CN1108975A)的专利文献,其结构中包括一上部的左旋螺纹段22a、一中间的圆柱段22b及一下部的右手螺纹段22c的螺杆12,相邻的第一、二轴承座组件由一对构造完全相同的螺杆12相互连接,螺杆12中间的圆柱段22b相对于架件28沿轴向固定并且作成轴颈从而在架件28内转动,架件28本身支撑在基座30上,上部的左旋螺纹段22a和下部的右手螺纹段22c分别于第一、二轴承座组件相连,实际上第一、二轴承座组件是同时作接近或分离运动来实现辊缝的调节的。该方案的缺陷在于:螺杆12受拉力作用时其整个杆长范围均伸长变形,其刚度差;螺杆12的下端呈下垂状,第二轴承座组件上的第二轧辊14轧制时受到线棒材行走方向的冲击载荷时,螺杆12的下端也压弯曲变形,导致第一、二轧辊的过年工作位置发生位移,严重影响轧制精度。
现有技术中目前还没有十分理想、可靠的下轴承座组件的定位方案。以立式工作状态为例,一般来讲,通常首先考虑对下轴承座组件的定位和固定,找到一个定位基准相对容易,而要是将下轴承座可靠的固定在该定位基准上且不受外力的冲击出现轧辊跳动,这一技术难题目前还没有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机轴承座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能对下轧机轴承座实施有效的压力预紧定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轧机轴承座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轴承座组件、立柱和轧机机座,其特征在于:立柱的中下段部位设置有板面向下的台阶面,该台阶面与轧机机座向上的支撑面之间构成对轴承座组件实施压力预紧定位的上下方向位移的限位机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立柱的中下段部位设置有板面向下的台阶面,该台阶面与轧机机座向上的支撑面之间的空间容纳轴承座组件,由于立柱的下端与轧机机座可靠连接,装配时首先让立柱受拉变形,即台阶面与其下端和轧机机座的连接处之间的长度随之适当拉伸变形,就是让该台阶面以下的柱身处在拉伸状态下并由该台阶面下压到轴承座组件上,该预紧压力的大小由立柱的受拉变形量决定。这样就是避免了轴承座组件的跳动,只有当轴承座组件受到的外部冲力大于立柱的受拉变形所提供的预紧力,轴承座组件的跳动才会出现,而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是采用本发明就可以顺利解决的,依据轧制时出现的冲力大小、选择立柱的材料及截面,计算出合理的拉伸变形量就能提供适当的预紧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立柱的结构示意;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1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尔夫球头管柄孔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壳聚糖挂膜聚丙烯网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