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厨垃圾综合处理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0254.1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8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华;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城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17/0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综合 处理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处理装置,尤其是对餐饮业产生的潲水进行固液分离和油水分离回收的装置,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餐饮业产生的潲水中含有很多油脂,并且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混合在一起,现有固液分离多采用简单的过滤方式,分离后固体废物中还含有较多的油脂,不易处理;而液体废物直接排放会造成下水管道堵塞和资源浪费,并造成环境污染。现有的固液、油水分离处理装置易堵塞,清洗不方便;固体废物中残留较多的油脂,回收不充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餐厨垃圾进行就地处理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餐厨垃圾综合处理机,包括料斗,还包括由一级挤压轴对、二级挤压轴对构成的粉碎装置、由螺旋轴和滤筒、螺旋刷和集液槽构成的固液分离装置,以及油水分离箱和垃圾收集桶;一级挤压轴对由电机经皮带轮带动,二级挤压轴对由轴对齿轮组带动;螺旋轴由螺旋齿轮组带动;螺旋刷由链轮带动;一级挤压轴对之间由一级齿轮对啮合;二级挤压轴对之间由二级齿轮对啮合;料斗为双层初级滤液式,其内层设有缝隙,料斗下部设有与滤筒连接的导流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对餐厨剩余物进行快速有效的即时分离,减少了有机物质的浪费,使潲水回收量减少70%以上。设备不堵塞,清洗方便;油脂回收充分;设备处理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各种餐馆、食堂等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粉碎装置、固液分离装置结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粉碎装置、固液分离装置结构右视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料斗,1-1-内层,1-2-导流管;
2-一级挤压轴对,3-二级挤压轴对,4-螺旋轴,
5-滤筒,5-1-滤筒缝隙;
6-螺旋刷,7-集液槽;
8-油水分离箱,
8-l-隔板,8-2-排水口,8-3-液面计量计,8-4-取油口,8-5-清洗口;
9-垃圾收集桶,10-电机,11-皮带轮,12-螺旋齿轮组,13-链轮,
14-一级齿轮对,15-二级齿轮对,16-搅拌杆,17-搅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餐厨垃圾综合处理机,包括料斗1,还包括由一级挤压轴对2、二级挤压轴对3构成的粉碎装置、由螺旋轴4和滤筒5、螺旋刷6和集液槽7构成的固液分离装置,以及油水分离箱8和垃圾收集桶9;一级挤压轴对2由电机10经皮带轮11带动,二级挤压轴对3由轴对齿轮组12带动;螺旋轴4由螺旋齿轮组12带动;螺旋刷6由链轮13带动;一级挤压轴对2之间由一级齿轮对14啮合;二级挤压轴对3之间由二级齿轮对15啮合;料斗1为双层初级滤液式,其内层1-1设有缝隙,料斗1下部设有与滤筒5连接的导流管1-2。
料斗1中安装有搅拌杆16,由搅拌电机17带动。可提高处理效率,并防止堵塞。
螺旋轴4前段为直轴,后段为倒锥轴,螺旋为渐进式。可使油水分离更充分。
一级挤压轴对2的齿形为锥齿,两轴锥齿交错对应。二级挤压轴对3的齿形为交替排列的大小锥齿,两轴大小锥齿交错对应。可对固体物料进行充分粉碎,并提高油脂回收率。
当物料达到料斗1的限位刻度时同时启动电机10按钮、搅拌电机17按钮和传动定时器;经皮带轮、齿轮、链轮传动,各部件运行工作,料斗1中的餐厨垃圾经搅拌杆16搅拌后,大部分液体经料斗内层1-1的孔缝流入导流管1-2中,再经过滤筒5、集液槽7到油水分离箱8中;固液混合物落入一级挤压轴对2中,被粉碎成较小块状,再经过二级挤压轴对3,固体废物被挤压成碎渣,到滤筒5中,经螺旋轴4(渐进式直/倒锥螺旋)的推进挤压,固体废物被推出到滤筒5的出口,到垃圾收集桶9中;液体经滤筒缝隙5-1流到下面的集液槽7中,由槽口流到油水分离箱8中,进行固液分离,集液槽7中的深沉物由螺旋刷6推出到垃圾收集桶9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城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城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0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