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心束管式光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9076.0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2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良;伍玉寻;赵建荣;程鑫;刘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束管式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光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心束管式光缆。
背景技术
光缆作为光纤通信的载体而广泛应用于邮电、通信、铁路、军事、卫星和广播电视等领域。按照结构分类,光缆分为中心束管式、层绞式和骨架式,由于中心束管式光缆具有外径小和重量轻并且能充分利用管道资源的长处,以及在两段光缆熔接时,可一次性开剥而体现敷设时的方便与快捷,所以深受使用者的欢迎。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有关中心束管式光缆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如CN2548170Y、CN2308949Y、CN1163414A和CN2543750Y,等等。
为了防止和抵抗外力的撞击和拉伸等损坏,通常的做法是在中心管束式光缆的结构中增设加强件,典型的如CN2103150U、CN2168265Y、CN2713490Y和CN200950171Y等等。其中:CN2713490Y(以下简称前者)和CN200950171Y(以下简称后者)都是在松套管与外护层之间设置加强件,并且前者将一对加强件彼此相距180°设置(围绕松套管的圆周方向),而后者采用三个条状的加强件(横截面形状呈弓形),并且彼此呈120°间隔设置。
采用两根平行钢丝作为加强件是目前普遍的做法,毫无疑问,两根平行钢丝的设置可以起到避免外力撞(冲)击和拉伸致损的技术效果。但是,我国邮电部标准YD/T769-2003中规定了加强件边缘与护套边缘的最小距离为1.0mm。因此为了满足这一标准,不得不增加护套层的厚度,于是不仅使中心束管式光缆的横截面的直径增大、护套层耗用材料多,而且同样的盘具盘绕的中心管束式光缆的长度短,成本高。对此,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不得以而为之的无耐之举。因为如果想避免前述欠缺,那么无法满足加强件边缘与护套边缘的最小距离为1.0mm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既满足标准要求又不致以增大外径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成了业界关注并且期望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尝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有助于既满足行业标准要求又不致以增大直径而藉以降低外护套材料耗用量、使同样的盘具盘绕的长度长、节约运输和仓储成本并且节约敷设时的空间资源的中心束管式光缆。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中心束管式光缆,包括容纳于松套管内的复数根光纤、包覆在松套管外的阻水层、包覆在阻水层外的铠装层、位于铠装层外的加强件和用于对铠装层及加强件整体包覆的护套层,特点在于:所述的加强件有两对,每一对加强件的中心连线途径所述松套管的中心,并且一对加强件的中心连线与另一对加强件的中心连线之间彼此形成10-90°的夹角,其中:所述加强件与所述铠装层相贴触,并且各加强件的轴线与松套管的轴线并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纤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单模光纤为G652、G655或G657型单模光纤;所述的多模光纤为A1a、A1b型多模光纤。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松套管与所述光纤之间的空域内填充有阻水填充物。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阻水填充物为石油膏。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松套管为PBT或PP松套管;所述的阻水层为阻水带或阻水纱。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件外绕包有阻水纱。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阻水纱在所述加强件外绕包的节距为300-1000mm。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护套层的端面上构成有一对撕裂口,一对撕裂口彼此围绕护套层的圆周方向间隔180°。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护套层为塑料或橡胶。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加强件的数量增至两对,使各对加强件的中心连线途径松套管的中心,并且两对加强件的中心连线之间形成10-90°的夹角,以及将加强件与铠装层贴触,进而使各加强件的轴线与松套管的轴线并行,因此既有助于满足行业标准对加强件与护套层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0mm的要求,又有利于缩小光缆的整体直径,从而体现节约护套层的材料、盘具盘绕长度长、运输成本低和节约敷设时的空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横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电动商用车高压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部自行车承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