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TA连续法生产PBT过程中产品色值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6061.0 | 申请日: | 201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8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海;马健;黄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2 | 分类号: | G05D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ta 连续 生产 pbt 过程 产品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生产加工,尤其涉及PTA连续法生产PBT过程中产品色值的控制方法,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上,PTA(对苯二甲酸)连续法生产PBT一直使用钛系催化剂,由于钛系催化剂存在水解现象,比如,钛酸四丁酯遇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钛与正丁醇,反应方程式如下:
Ti(OC4H9)4+2H2O→TiO2+4C4H9OH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钛微粒极易吸附在反应釜内壁上,进而粘附酯化物形成结垢,经长时间高温烘烤,形成碳黑粒子。装置连续运行5~6个月后,系统内部碳黑粒子浓度上升,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产品色值、酯化釜供热效率、过滤器使用周期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特别是产品b值,表现为不断增大,最终临近质量控制标准的边缘,不能满足客户对产品色值的要求,装置每年被迫实施停车进行热清洗。另外,部分应用领域需要将产品色值,特别是b值,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
通过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外仅有薛纪良在专利(200410041840.9)“能改善产品色值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中关于PET聚酯装置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蓝剂进行色值控制的报导,另有在瓶级聚酯切片中添加兰度剂/红度剂改善产品色值、品质的报导。如陈锦国等在2001年16卷第2期《合成技术及应用》中标题为“瓶级聚酯切片生产中产品色值的控制”、陈锦国等在2005年第18卷第2期《聚酯工业》中标题为“瓶级聚酯切片生产中的品质控制”等相关报导。但是,现有技术中产品色值变差的原因与本发明有较大区别,涉及的反应装置与本发明涉及的PBT生产装置亦有显著的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PTA连续法生产PBT过程中产品色值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PTA连续法生产PBT过程中产品色值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1,4-丁二醇和对苯二甲酸按照比例在浆料配制槽中配制成浆料;
步骤二:将浆料配制槽中的物料混合均匀,与聚合催化剂一起加入酯化釜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温度200~270℃,反应压力10kPa~500kPa(绝对压力,下同);
步骤三:酯化反应后的物料进入预缩聚反应釜进行预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00~260℃,压力100Pa~20kPa;
步骤四:预缩聚反应后的物料再进入终缩聚反应釜进行终缩聚反应,反应温度200~260℃,反应压力10Pa~1000Pa;
步骤五:终缩聚反应后的物料进入造粒设备进行造粒,制得PBT产品;
其特点是:将兰度剂与1,4-丁二醇在添加剂配制槽混合均匀,以产品色值控制为依据确定兰度剂含量,将兰度剂与1,4-丁二醇配成的混合物加入上述浆料配制槽、酯化釜、或预缩聚反应釜。
进一步地,上述的PTA连续法生产PBT过程中产品色值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PBT产品当中,兰度剂含量为0.5~5.0ppm;所述步骤二当中,1,4-丁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的摩尔用量配比是(1.0~1.6)∶1;步骤四当中,所述聚合催化剂是钛、锡、锑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控制PBT产品色值,尤其是b值;而且,PBT产品色值受控的同时,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可以有效延长PBT生产装置的清洗周期,节省产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产品色值随兰度剂加入量的变化曲线。
其中:
1 添加剂配制槽 2 添加剂槽 3 物料罐
4 浆料配制槽 5 酯化釜 6 预缩聚反应釜
7 终缩聚反应釜 8 造粒设备 9 齿轮泵
10 跨接管线 11 自循环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6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