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型通信装置的电池容量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14025.0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3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权惠连;千景烈;梁美贞;朴爱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芳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型 通信 装置 电池容量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机型通信装置的电池寿命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网络中检查装置的电池寿命来防止由于电池消耗造成通信中断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最近,机型通信技术已成为一个主要的议题,例如远程控制煤气表或水表读数的智能监测或远程控制自动贩卖机的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或M2M(Machine to Machine)等。
机型通信服务,是用于机械装置之间或机械装置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的服务。应用机型通信的领域,是需要周期性地、定期性地通信但发送的数据量又不大的领域。例如,为了检查桥梁等的安全性,在桥梁的各部分上设置安全检查装置,各安全检查装置使用机型通信装置来将安全检查结果发送至应用程序服务器。机型通信,使用数据发送率不高的通信装置等专门开发的装置及服务器来进行。
为了进行水量测定或水质监测而在桥梁或江边等单独区域中设置的机型通信装置,除感应到被盗或需要维护的情况以外一般不需要人的接近,所以会存在下面的问题,即在监测到从机型通信装置收不到任何应答的情况发生之前,即时电池寿命结束也会照样放置不动,造成连接中断。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
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事先测定机型通信装置的电池残余量来防止发生预先不到的通信中断的方法。
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决定测定机型通信装置的电池残余量的时间点的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机型通信装置的运作方法,其作为使用电池中存储的电力来运作的机型通信装置的运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网络装置接收对所述电池的剩余容量监测请求;根据所述剩余容量监测请求,监测所述电池的剩余容量;应答所述剩余容量监测请求,将监测到的电池的剩余容量发送至所述网络装置;和根据监测到的剩余容量,从所述网络装置再次接收剩余容量监测请求。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装置的运作方法,其作为在包括至少一个机型通信装置的网络中运作的网络装置的运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对所述机型通信装置进行剩余容量监测的时间,向所述机型通信装置发送对所述机型通信装置的电池进行剩余容量监测的请求;应答所述剩余容量监测的请求,从所述机型通信装置接收所述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根据所述电池的剩余容量,向所述机型通信装置再次发送对所述电池进行剩余容量监测的请求。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装置的运作方法,其作为在包括至少一个机型通信装置的网络中运作的网络装置的运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以电池运作的所述机型通信装置,预测所述机型通信装置以所述电池的剩余容量可以进行驱动的时间;将所述可以进行驱动的时间内的特定时间设定为监测时间;在设定的所述监测时间,向所述机型通信装置发送对所述电池进行剩余容量监测的请求;和应答所述剩余容量监测的请求,从所述机型通信装置接收所述监测时间中的所述电池的剩余容量。
技术效果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事先测定机型通信装置的电池残余量来防止发生预先不到的通信中断的方法。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可提供一种决定测定机型通信装置的电池残余量的时间点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机型通信系统的示图;
图2是按步骤示出机型通信系统的运作的顺序图;
图3是按步骤示出机型通信装置的运作的流程图;
图4是按步骤示出网络装置的运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具有可实施多种变形的多个实施例,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其目的并不在于将本发明限定为这些特定的实施例,而应该理解为本发明的思想和技术范围内包含的所有变形、等同物以及替代物均包含在内。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只是用来说明特定的实施例,其意图不在于限制本发明。多个表述除非是在上下文中明确表示不同,否则包含多个表述。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意在表示存在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购成要素、零件或其组合,应该理解为不提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操作、购成要素、零件或其组合地存在或附加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未经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4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