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农杆菌介导对裂壶藻进行基因转化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12014.9 | 申请日: | 201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0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林祥志;程汝滨;马瑞娟;林汝榕;张林;吴欣;荣辉;李科;王昭凯;马涌;杨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63 | 分类号: | C12N15/63;C12N1/13;C12R1/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杆菌 裂壶藻 进行 基因 转化 方法 | ||
1.一种制备转基因裂壶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重组农杆菌转化裂壶藻原生质体,得到转基因裂壶藻;所述重组农杆菌是将含有外源基因的质粒转化农杆菌得到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杆菌为农杆菌菌株LBA440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壶藻为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TIO1101 CGMCC No.4603。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壶藻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裂壶藻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收集所述裂壶藻的细胞,用纤维素酶和蜗牛酶消化,获得裂壶藻原生质体。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重组农杆菌转化裂壶藻原生质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用乙酰丁香酮对重组农杆菌进行预诱导;
②将所述裂壶藻原生质体与完成步骤①的重组农杆菌共培养,得到转基因裂壶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共培养后的菌液进行抗生素筛选的步骤;所述抗生素筛选中的抗生素优选由G418、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组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源基因为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GUS基因、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NPT II基因和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EGFP基因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源基因为所述GUS基因和所述NPTII基因;所述含有外源基因的质粒为双元载体pCAMBIA2301。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源基因为EGFP基因;所述含有外源基因的质粒为重组质粒pCAMBIA2301-EGFP;所述重组质粒pCAMBIA2301-EGFP是在双元载体pCAMBIA2301的多克隆位点插入TEF1-EGFP-CYC1片段得到的;所述TEF1-EGFP-CYC1片段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组成型启动子TEF1、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EGFP基因和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的转录终止子CYC1。
10.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方法得到的转基因裂壶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0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雾制冷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衣芽孢杆菌菌种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