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冰蓄冷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9002.0 | 申请日: | 201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闵元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辉煌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2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冰蓄冷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转换与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储冰蓄冷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为合理利用电能,减少电网压力,国家电网通常实行供电侧调节,主要靠新建电厂和电站的扩能蓄能,但仍满足不了每年用电量增长的需求,加之用电量的不均衡,导致电网的峰谷差值急剧增加,电网负荷率明显下降,极大影响了电网的有序安全运行,提高了发电成本。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用电需求侧的调节和管理,从用户方考虑并制定了峰谷用电的价差和鼓励节约用电的优惠政策。建筑物内的空调用电占用电量的比重较大,例如、商铺、写字楼及居家用户的用电,且多为高峰用电,存在的问题是,如何采用蓄能装置,在低谷用电时段将电能转换的热能或冷能予以储存,在高峰用电时段予以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储冰蓄
冷转换装置。本发明在低谷用电时段将电能转换的热能或冷能予以储存,在高峰用电时段予以释放,以补充建筑物内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负荷,既可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又可提高电网负荷的均衡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冰蓄冷转换装置,其特点包括板式转换器、蓄冷水箱、水泵、风机热管、制冷机组,板式转换器的一侧设有第一介质出口、第一介质进口,另一侧设有第二介质出口、第二介质进口,所述蓄冷水箱上设有水箱出口、水箱进口,蓄冷水箱内设有盘管,盘管两端设有盘管进口、盘管出口,风机热管上设有风机入口、风机出口,制冷机组上设有介质出口、介质进口;所述制冷机组的介质出口与板式转换器的第一介质进口连接,制冷机组的介质进口与板式转换器的第一介质出口连接,板式转换器的第二介质出口与盘管进口连接,板式转换器的第二介质进口与盘管出口连接,蓄冷水箱上的水箱出口与风机热管的风机入口连接,蓄冷水箱上的水箱进口与风机热管的风机出口连接,水泵设于水箱出口与风机热管的风机入口之间。
本发明在低谷用电时段将电能转换的热能或冷能予以储存,在高峰用电时段予以释放,以填充建筑物内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负荷,既可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又可提高电网负荷的均衡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包括板式转换器1、蓄冷水箱3、水泵6、风机热管7、制冷机组8,板式转换器1的一侧设有第一介质出口11、第一介质进口12,另一侧设有第二介质出口13、第二介质进口14,所述蓄冷水箱3上设有水箱出口34、水箱进口35,蓄冷水箱3内设有盘管31,盘管31两端设有盘管进口32、盘管出口33,风机热管7上设有风机入口71、风机出口72,制冷机组8上设有介质出口81、介质进口82;所述制冷机组8的介质出口81与板式转换器1的第一介质进口12连接,制冷机组8的介质进口82与板式转换器1的第一介质出口11连接,板式转换器1的第二介质出口13与盘管进口32连接,板式转换器1的第二介质进口14与盘管出口33连接,蓄冷水箱3上的水箱出口34与风机热管7的风机入口71连接,蓄冷水箱3上的水箱进口35与风机热管7的风机出口72连接,水泵6设于水箱出口34与风机热管7的风机入口71之间。
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
本发明在低谷用电时段,采用制冷机组8制冷,制冷机组8的冷媒经介质出口81由第一介质进口12进入板式转换器1,再由板式转换器1的第一介质出口11经介质进口82回到制冷机组8进行循环制冷,冷水或乙二醇由板式转换器1的第二介质出口13经盘管进口32进入盘管31,再由盘管出口33经第二介质进口14进入板式转换器1并在板式转换器1内进行热交换,以提高系统的换热性能和制冷系数,由于盘管31设在蓄冷水箱3内,对蓄冷水箱3内的冷水或乙二醇进行制冷并将冷能贮存在蓄冷水箱3内。在高峰用电时段,需要对室内制冷时,启动水泵6和风机热管7,水泵6将蓄冷水箱3内的冷水或乙二醇从水箱出口34、经风机入口71输送到风机热管7内,在风机热管7内释放并与空气热交换后,由风机热管7将冷空气向室内释放,风机热管7内热交换后的冷水或乙二醇从风机热管7的风机出口72经水箱进口35回到蓄冷水箱3内再次循环,从而实现低谷储能高峰释放对室内进行制冷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运行效率高,冷量配置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强的优
点;可减少制冷主机的总容量、电量及变配电设施;易于实现室内低温送风;利用峰谷差价电,可节省电费及系统运行费用;运行稳定,便于管理且有利于电网峰谷的负荷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辉煌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辉煌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9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