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元域SM2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生成、验证及混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7553.3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1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树民;屈善新;刘振;王绍麟;田心;刘建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1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m2 椭圆 曲线 数字签名 生成 验证 混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元域SM2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生成、验证及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需要通过信息处理技术来保证信息在通信过程中不被窃听、篡改和仿造。密码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要求。
自从1976年Diffie和Hellmann提出公钥密码体制的概念以来,出现了3类公认的安全有效的公钥密码系统,其依赖的数学问题分别为整数因数分解问题(IFP)、离散对数问题(DLP)和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CDLP),对应的算法依次是RSA算法、DSA数字签名算法、椭圆曲线算法(ECC)。这三种问题均基于计算复杂性的NPC问题(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Complete problem)来保证密钥的安全性的。相对于另外两种算法,ECC的安全性能更高、计算量更小,处理速度更快、在安全性相同的情况下所需要的密钥尺寸更小、对带宽的要求更低,因此,ECC体制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是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的一种ECC算法,其包括数字签名算法、密钥交换协议和公钥加密算法三部分。但国家密码管理局已公布的仅仅是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的流程,目前尚未出现任何将其用硬件实现的硬件设备,难以将这种优秀的算法付诸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元域SM2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生成、验证及混合系统,能用硬件来实现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中的数字签名算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元域SM2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生成系统,所述数字签名包括一号签名段r和二号签名段s;该系统包括:签名控制中心、密码杂凑模块、随机数生成模块、倍点运算模块、s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签名控制中心用于,将待签名消息m与签名方杂凑值ZA进行拼接,将得到的拼接消息m’发送到所述密码杂凑模块;根据r=(e+x1)mod n计算得到r;将r发送到所述s生成模块;在r=0、r+k=n或s=0的情况下,通知所述随机数生成模块重新生成k;将k发送到所述倍点运算模块、s生成模块;将r和s作为m的数字签名输出;
所述密码杂凑模块用于,对m’进行密码杂凑运算,将生成的拼接消息杂凑值e发送到所述签名控制中心;
所述随机数生成模块用于,将生成的随机数k发送到所述签名控制中心;
所述倍点运算模块用于,对所述椭圆曲线的基G进行k倍点运算,将生成的坐标(x1,y1)作为运算结果[k]G发送到所述签名控制中心;
所述s生成模块用于,根据s=[(1+dA)-1·(k-r·dA)]mod n生成s,将生成的s发送到所述签名控制中心;
其中,n为所述椭圆曲线的阶,dA为签名方的私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由于签名控制中心可将待签名消息m与签名方杂凑值ZA拼接为拼接消息m’,由密码杂凑模块对其进行杂凑运算,得到拼接消息杂凑值e,随机数生成模块生成随机数k,倍点运算模块对椭圆曲线的基G进行k倍点运算,生成坐标(x1,y1),这样,签名控制中心根据r=(e+x1)mod n即可得到r,如果该r满足r=0和r+k=0均不成立,则该r即为m的数字签名中的一号签名段,否则,签名控制中心通知随机数生成模块重新生成随机数k;s生成模块可根据s=[(1+dA)-1·(k-r·dA)]mod n生成s,在s=0不成立的情况下,该s即为m的数字签名中的二号签名段。这样,签名控制中心即可将r和s作为m的数字签名输出。因此,本发明能够用包括签名控制中心、密码杂凑模块、随机数生成模块、倍点运算模块、s生成模块在内的硬件来实现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中的数字签名算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元域SM2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验证系统,该系统用于验证上述的数字签名生成系统所生成的数字签名,该系统包括:验证控制中心、密码杂凑模块、倍点运算模块、点加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7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