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6467.0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1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皇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尤其涉及一种耳塞式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耳塞式耳机通常包括一壳体及设于该壳体内的一喇叭,其中该喇叭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一前腔与一后腔。该壳体具有位于该喇叭前侧的一前壁,该前壁上设有出音孔,用以将前腔与外界连通,以便在喇叭工作时向外送出声波。由于出音孔与喇叭正对,该耳机可达到输出较佳中、高频声音的功效,但是输出低频声音的效果却较差。
为达到较佳的低频输出效果,以使人耳获得较佳的声音感受,现有耳机中通常还会在壳体的前壁向外凸出一圆形的突出部,并将出音孔设置在该突出部的端部,以收束音波送出并避免外界声源的干扰,提高人耳对声音的感受。然而,此种耳机在使用时,该突出部为插入至人耳的外耳道内并将外耳道的入口完全封闭,来自外界的其它音源或音响难以被耳朵接收,如此一来,当周围环境一旦发生突发状态,耳机佩戴者无法马上得知,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并且常期佩戴此类耳机,容易对人耳造成较大伤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较佳声音输出效果且佩戴安全的耳机。
一种耳机,包括一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一喇叭,所述喇叭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所述喇叭前侧的一前腔及位于所述喇叭后侧的一后腔,所述壳体具有与喇叭的正面相对的一前壁及由所述前壁的周缘朝向喇叭侧倾斜延伸的一侧壁,所述前壁上设有将壳体的前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音孔,所述侧壁上设有将壳体的前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出音孔,当所述耳机置于一人耳的外耳中使用时,所述第一出音孔用于与外耳的耳甲相对,所述第二出音孔用于与外耳的外耳道的入口相对。
一种耳机,包括一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一喇叭,所述喇叭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位于所述喇叭前侧的一前腔及位于所述喇叭后侧的一后腔,所述壳体具有与喇叭的正面相对的一前壁及由所述前壁的周缘朝向喇叭侧延伸的一侧壁,所述前壁上设有将壳体的前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出音孔,所述侧壁上设有将壳体的前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二出音孔,所述前壁的外侧设有一网盖以罩盖所述第一出音孔,所述侧壁的外侧于对应所述第二出音孔的位置设有一网罩以罩盖所述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二出音孔与所述前壁各具有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出音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前壁的中心轴线倾斜,且所述第二出音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前壁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一锐角。
一种耳机,包括一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一喇叭,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喇叭的前侧设有一第一出音孔及一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一出音孔及第二出音孔用于将所述喇叭发出的声音传送至外界,所述第一、第二出音孔均具有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一、第二出音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一锐角,当所述耳机置于一人耳的外耳中使用时,所述第一出音孔用于与外耳的耳甲相对,所述第二出音孔用于与外耳的外耳道的入口相对。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耳机中通过分别在壳体的前壁及侧壁上分别第一出音孔与第二出音孔,使得该耳机输出的声音对低频以及中、高频成份均具有具有较高的保真度,从而具有较佳的声音输出效果。并且,该耳机置于人耳的外耳中使用时,不会对外耳道的入口造成完全封闭,当周围环境发生突发状态,耳机佩戴者可以马上得知,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佩戴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耳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耳机的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耳机中一前盖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耳机沿IV-IV的剖视图。
图5为人体的一外耳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6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流中转智能储物柜
- 下一篇:带有USB接口的手机万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