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5205.2 | 申请日: | 201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煌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模块 | ||
1.一种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导光组件;所述的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本体,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一底表面;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且该底表面在该导光本体邻近于该入光面之一过渡区域设置有一调光微结构;及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的发光单元设置于该入光面,并朝向该入光面投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的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连续地设置在该底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不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组件更包含复数个导光单元;所述的复数个导光单元设置在该底表面之一有效出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单元的分布密度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光强度成反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复数个发光单元;所述的复数个发光单元沿着该入光面之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入光面,且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具有一预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
9.一种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导光组件,各该导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本体,各该导光本体包括:一入光面;一出光面;所述的出光面邻接于该入光面;一底表面;所述的底表面相对于该出光面并与该出光面具有一角度倾斜,且该底表面在该导光本体邻近于该入光面之一过渡区域设置有一调光微结构;一后端面;所述的后端面大致平行于该入光面且邻接于该出光面及该底表面;及复数个发光单元设置在该些入光面,并朝向该等入光面投射光线;该导光本体的该后端面是平贴于邻近的导光组件的该入光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的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的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的光强度成反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微结构是长度不连续地设置于该底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组件更包含复数个导光单元;所述的复数个导光单元设置在各该底表面之一有效出光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单元的分布密度是与其设置位置所接受到光强度成反比。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导光组件更包含一凹槽;所述的凹槽设置在该入光面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侧,且各该导光组件具有该后端面之一侧是对应地迭置该邻近的导光本体之该凹槽,并且该后端面平贴于该凹槽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平面,使得相邻的两导光组件之出光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单元是沿着该些入光面之长度方向设置于该入光面,且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具有一预定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52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管网的优化方法
- 下一篇:甲基化SLC19A3基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