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费话单采集处理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04057.2 | 申请日: | 201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1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06;H04M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彭晓玲 |
地址: | 230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费话 采集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业务技术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话单采集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话单采集系统是运营商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子系统,它联接着原始话单与后续的话单批价、入库、计费等一系列后续处理过程。它的稳定运行是整个计费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话单采集系统也逐渐成型,形成一个稳定的架构。通过专门的主机采集端局产生的原始话单,并通过进行字节比对、关键信息参照等手段对话单进行完整性检查,确认话单完整后再经过更名等相关关联操作对话单进行处理,之后发送给计费的后续单元进行批价、入库等处理。
例如在对比文献1(中国专利第200410064323.3号)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通话费用的计费方法,其方法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话单采集机、话单处理模块、话单发送模块。所述话单采集机与端局交换机网络互联,所述话单处理模块运行在话单采集机上(也可独立运行),话单发送模块运行在话单采集机上(也可独立运行),话单采集机同时与计费下一处理环节主机网络互联。
所述方法包括:1、话单采集机获取交换机产生的原始计费数据;2、获取所述原始计费数据的源格式描述和对应的目标格式描述;3、根据所述源格式描述和目标格式描述将所述原始计费数据转换为目标格式的计费数据;4、话单采集机将目标格式的计费数据发送给计费系统,由计费系统完成计费操作。
由此看出,现有的话单采集系统存在如下缺陷:在话单采集、处理的全过程没有安全保护措施,且系统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与其他系统有互联接口。而话单信息一般都是以文本方式产生,且贯穿于话单处理的全过程。话单采集通用采取ftp方式获取、发送文件,此过程很容易存在话单被窃取、修改甚至删除的风险,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出一种高安全性的话单采集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出一种高安全性的话单采集处理装置。
为实现所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话单采集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产生原始话单的话单产生步骤;
对原始话单进行两次加密,形成双重加密话单的话单加密步骤。。
为实现所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话单采集处理装置,包括:
话单产生模块,产生原始话单;
话单加密模块,对原始话单进行两次加密,形成双重加密话单。
本发明通过在话单采集的过程中实现对话单的双重加密,在采集全程实现话单的保密处理,优化话单采集流程,采用两次加密技术,进一步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为话单采集操作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保密性强的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并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话单采集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话单采集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生成第一和第二加密密钥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话单采集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话单采集处理装置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方法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阐述。
图1是本发明话单采集处理的方法的实施例1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102,产生原始话单的话单产生步骤。具体地说,例如在用户通过手机等通信设备进行通信时,在与该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基站等中产生原始通信信息,其中包括通话时间等与收费有关的信息。
步骤104,对原始话单进行两次加密,形成双重加密话单的话单加密步骤。
基站在产生了与收费有关的信息后,除了进行相应的通话处理外,还会对与收费有关的信息例如通话时间等进行记录和采集,最终产生本次通话的话单文件,也就是原始话单。在现有技术中,该话单文件(原始话单)会直接以例如文本格式等发送到交换机侧和中心机,并在交换机与中心机之间进行收发,同时在中心机进行处理。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的泄密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4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突发交换中数据信道整理方法
- 下一篇:具有光时域反射功能的光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