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04003.6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6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政威;赵俊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马来西*** | 国省代码: | 马来西亚;M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车 式渔线轮 卷线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线筒,特别是指一种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上的、用于卷绕钓线的卷线筒。
背景技术
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是由注射成形方法而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部件这是现有已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的渔线轮具有:能够卷绕钓线的卷线体部、形成在卷线体部的基端且直径较卷线体部大的加强筋、形成在卷线体部的头端且直径较卷线体部大的前凸缘部。前凸缘部以及加强筋是与卷线体部一体形成的。在卷线筒的轴向上相隔一定间隔设置两个加强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第3958737号
然而,在该现有的结构中,前凸缘部以及两个加强部位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环形。因而,在注射成形后冷却时,较厚的部分的收缩量会较大,从而,较厚的部分会在外侧面上产生收缩痕(凹痕),使外观看上去较差。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纺车式渔线轮的合成树脂制的卷线筒的外侧面上收缩痕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安装在纺车式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上设置的能够前后移动的卷线筒轴上,用于卷绕钓线,包括:前凸缘部;后凸缘部,其配置在所述前凸缘部的后方;卷线体部,其与前凸缘部及后凸缘部一体形成且直径比二者小,该卷线体部具有多条连接部,该多条连接部在周向上相隔一定间隔配置且分别连接所述前凸缘部与所述后凸缘部。
采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卷线筒,卷线体部具有多条连接部,该多条连接部在周向上相隔一定间隔配置且分别连接所述前凸缘部与所述后凸缘部,由于设置多条连接部,因此能够使前凸缘部与后凸缘部在卷线体部上的突出量较少(或者说是卷线筒在形状上的变化较小)。此时,由在周向上相隔一定间隔配置且分别连接所述前凸缘部与所述后凸缘部的多条连接部构成卷线体部,从而能够使前凸缘部及后凸缘部相对于卷线体部的突出量较小。因而,能够防止卷线筒的外侧面上的收缩痕的产生。
技术方案2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卷线筒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卷线体部还具有连接筒部,该连接筒部位于所述前凸缘部与所述后凸缘部之间且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内周部。此时,用连接筒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内周部,从而提高了卷线体部在周向上的刚性。
技术方案3为: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多条连接部分别沿前后方向配置。此时,多条连接部的结构较简单,从而能够容易地利用注射成形方法来形成包含连接部的卷线筒。
技术方案4为: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多条连接部分别沿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配置。此时,由于连接部倾斜配置,因而能够提高卷线体部在周向上的刚性。
技术方案5为: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多条连接部具有多条第1连接部与多条第2连接部,其中,所述第1连接部沿着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第1方向配置,所述第2连接部沿着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但不同于所述第1方向的第2方向配置,并且所述第1连接部与所述第2连接部相交叉。此时,由分别沿着第1方向与第2方向配置的第1连接部与第2连接部构成连接部,并且第1连接部与第2连接部相交叉,从而,通过交叉部分,使卷线体部的在周向上的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技术方案6为: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卷线体部还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卷线筒轴垂直配置且在周向上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环形部。此时,由环形部连接在周向上相隔一定间隔配置的连接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卷线体部在周向上的刚性。
技术方案7为: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的卷线筒的结构的基础上,卷线筒还包括一体形成在所述后凸缘部的外周侧的筒状的裙部。此时,能够由裙部提高整个卷线筒的刚性。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由在周向上相隔一定间隔配置且分别连接所述前凸缘部与所述后凸缘部的多条连接部构成卷线体部,从而能够使前凸缘部及后凸缘部相对于卷线体部的突出量较小。因而,能够防止卷线筒的外侧面上的收缩痕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纺车式渔线轮的斜视图;
图2为该纺车式渔线轮的侧剖视图;
图3为该纺车式渔线轮的从背面侧看到的剖视图;
图4为卷线筒的分解结构图;
图5为图2中V-V向的剖视图;
图6为第2实施方式的卷线筒的斜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4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元件和显示器件
- 下一篇:教室用无电磁辐射低碳LED节能日光灯专用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