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体表面缝隙防渗漏土工布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03402.0 | 申请日: | 201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蔡莲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名呈无纺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B3/16;E04B1/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017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体表 缝隙 渗漏 土工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体表面缝隙防渗漏土工布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城市化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无论是城市的市政新建设施,还是乡村的水利兴修,我国用于新建和折旧项目的维护建材需求量非常庞大,其中包括建筑体表面缝隙的防渗漏用土工布。
传统聚酯长丝土工布是采用聚酯办法经纺丝针刺固结直接制成,产品规格从80~800g/m2,它是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土工合成材料,是通过聚酯长丝成网和固结的方法制成,其纤维排列成三维结构。除了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纵横向排水性能和良好的延伸性能及较高的耐生物、耐酸碱、耐老化等化学稳定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宽的孔径范围、曲折的孔隙分布、优良的渗透性能和过滤性能。
聚酯长丝土工布已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如水利工程堤坝及护坡的反滤,渠道的隔离、防渗;公路、铁路、机场跑道的基础隔离、反滤、排水、土坡、挡土墙及路面加筋、排水;港口工程的软基处理,海滩围堤、海港码头及防波堤加筋、排水。
然而,无论是将聚酯长丝土工布以沥青毡的形式,还是直接与沥青铺设的使用方式,都会遇到一个时效起壳、渗漏现象,尤其在建筑体的缝隙间,每年用于用于建筑体渗漏修复的累计费用惊人。
渗漏机理:
由于建筑体一般采用硅酸盐类水泥灰浆作为凝固剂,其亲水性能与碳酸钙类基材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而传统聚酯长丝土工布表面经化学油剂处理,外表光滑。浸渍沥青能力强,与枯层油结合形成一个理想的隔离层,织物间隙使其具有良好的纵横向排水性能,由于在致密的建筑体和沥青间存在的织物间隙,使得雨水汽化后无法散发,当气体膨胀后原有的防渗漏沥青层会发生起壳、龟裂而失效。
也正由于聚酯长丝土工布的纵横向排水性能,造成在渗漏的缝隙处查不到开裂;而开裂处没缝隙,从而产生盲目补漏、反复补漏,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的浪费。
传统防渗漏工艺注重于沥青材料对硅酸盐混凝土表面的附着度和填充度,然而这二类材料的物理性能相差悬殊, 在相同的辐照和受热情形下,其二者的密度、膨胀度、硬度、氧化度各不相同,传统的聚酯长丝土工布层只是对沥青材料起到基布的附着作用,与硅酸盐混凝土表面间无任何附着力,造成一旦水蒸气膨胀沥青层会因此而起壳、龟裂。
由于建筑体大都暴露在室外,随着全球的极端气温的不断出现,以往的沥青毯毡式和灌注式建筑体表面防渗漏方法已远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防渗漏工艺和聚酯长丝土工布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根据其渗漏机理旨在提出一种改性材质的聚酯长丝土工布,使其本身与混凝土有很强的附着性,从而形成一种用于建筑体表面缝隙防渗漏土工布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建筑体表面缝隙防渗漏土工布及其制作方法,该土工布为三层结构,上层为拒水型聚酯长丝材质层,中层为亲硅酸盐纤维材质层,下层为亲水型聚酯长丝材质层,三层结构通过缝编、针刺、水刺三种方式之一复合而成土工布,在该土工布的上下二表面至少有一表面具有烧毛形成的烧结层。
所述的亲硅酸盐纤维为玻璃纤维、石棉纤维、玄武岩纤维、植物纤维、改性化纤之一。
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备料
对所需的聚酯长丝分别进行拒水、亲水预处理;并按克重比例对三层需复合的材料进行称重;
B. 前道处理
分别对三个材料层进行开松机开松、梳理机梳理、正交铺网机铺网处理;
C. 三层复合成型
喂料,以缝编机或针刺机或水刺机,土工布复合机成型;
D. 烧毛
土工布一面或双面烧毛机表面烧毛处理;
E. 后道整理
除灰、消静电、柔软处理;
F. 收卷
按尺寸分切机开料、收复收卷、仓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名呈无纺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名呈无纺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34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