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煤粉热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99643.2 | 申请日: | 201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6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功民;李姗;李美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功民 |
| 主分类号: | C10L5/08 | 分类号: | C10L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30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煤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褐煤粉成型装置,属于型煤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褐煤粉成型技术中,主要是依靠压缩或粘结剂将煤粉制造成型煤以供使用。压缩成型的方法虽然能够将煤粉制造成易于使用的形状且不易破损,但在压缩之前需要对煤粉进行脱水工艺,需要单独配备相应的设备,导致煤粉成型的制造成本增加较多。若使用粘结剂同样也会提高型煤的成本,而且型煤在燃烧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的作用其残留的粘结剂会随着烟气释放出有毒物质,影响空气质量,另外使用粘结剂的型煤的成型强度也比较差,在运输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破损,影响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整套设备生产以实现脱水和压缩成型兼具、且生产的型煤强度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不会污染环境的褐煤粉热成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褐煤粉热成型装置包括:压型机、蒸汽锅炉、给料装置、第二级预干燥装置和第一级预干燥装置,第一级预干燥装置的出料口与第二级预干燥装置的进料口相连通,第二级预干燥装置的出料口与给料装置的进料口相连通,给料装置的出料口与压型机相连通,蒸汽锅炉的蒸汽出口分别与给料装置、第二级预干燥装置和第一级预干燥装置的蒸汽进气口相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脱水与压缩装置的结合,使成型装置在不增加复杂结构的同时,实现了直接对未经处理的原料煤粉进行成型制造,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使用该装置生产的型煤通过有压给料、热成型完成,因此无需粘结剂,且其型煤强度较高,运输过程中不易破损,同时还减少了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褐煤粉热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压型机定辊和动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压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不含机架1-1),
图4是图2中定辊和动辊相交处(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定辊和动辊表面半球形凹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压型机防爆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如下:
见图1~图5,本实施例包括:压型机1、蒸汽锅炉9、给料装置101、第二级预干燥装置102和第一级预干燥装置103,第一级预干燥装置103的出料口18与第二级预干燥装置102的进料口相连通,第二级预干燥装置102的出料口19与给料装置101的进料口相连通,给料装置101的出料口与压型机1相连通,蒸汽锅炉9的蒸汽出口15分别与给料装置101、第二级预干燥装置102和第一级预干燥装置103的蒸汽进气口16相连通,给料装置101、第二级预干燥装置102和第一级预干燥装置103的冷凝水出口17与蒸汽锅炉9的进水管14相连通。给料装置101、第二级预干燥装置102和第一级预干燥装置103上均设有蒸汽出口13。
所述压型机1包括:机架1-1、两对轴承座1-2、楔块1-3、传动装置1-4、动辊1-5、定辊1-6、两个齿轮1-7和变速箱1-8,两对轴承座1-2固定在机架1-1内,动辊1-5和定辊1-6平行设置在两对轴承座1-2之间,动辊1-5和定辊1-6相同的一侧均设有一个齿轮1-7,两个齿轮1-7相啮合,传动装置1-4的输出端与变速箱1-8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箱1-8的输出端与动辊1-5相连接,楔块1-3设置在定辊1-6一侧的机架1-1内,动辊1-5和定辊1-6之间的上部空间设有密封腔1-9用于与给料装置101相连通。
所述动辊1-5和定辊1-6的表面上均布有按规格排列的半球形凹坑25。动辊1-5和定辊1-6表面上的半球形凹坑25相互对应设置。
所述给料装置101包括压力螺旋2、给料螺旋3和料斗4,压力螺旋2设置在料斗4内,给料螺旋3设置在压力螺旋2上,料斗4的外壳设有热通道5。
所述压力螺旋2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
所述料斗4的形状为倒锥形结构。
给料装置101的工作原理:煤粉进入料斗4后,由于压力螺旋2的轴径由细慢慢加粗,煤粉无法向上返,使得煤粉在运行的过程中其空间越来越小,煤粉又不断的堆积,下边还是压型机1的密封腔1-9,这样,煤粉就产生了压力,实现了有压给料。
所述第二级预干燥装置102包括给料螺旋6、保温层7和料筒20,给料螺旋6设置在料筒20内,料筒20的夹层为热通道,保温层7设置在料筒20的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功民,未经李功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9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程控生物质高效燃烧炉
- 下一篇:钢模板脱模千斤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