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捞胀一体的膨胀管补贴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5226.0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业;王玉明;李益良;李涛;毕秀玲;张立新;陈强;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 膨胀 补贴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石油开发井下作业的膨胀管补贴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捞胀一体的膨胀管补贴工具。
背景技术
可膨胀套管技术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可应用于钻井、完井及采油、修井等作业过程。膨胀管补贴工艺通常采用液压驱动膨胀器连带作业管柱在膨胀管内产生移动,从而实现膨胀管超过弹性极限发生塑性变形,膨胀到预定的内径和外径。膨胀管发射腔内为了形成封闭压力腔,底部通常设置底堵并通过螺纹与膨胀管底端连接。在膨胀管加固作业完成后,需要下入磨铣工具钻穿底堵。为此在膨胀器及作业管柱丢手出井后,需再次下入作业管柱及磨铣工具钻穿底堵,沟通上下井眼。由于此工艺需要下入两趟作业管柱才能完成作业,而且磨铣底堵耗时长,要求井口必须配备转盘等动力设备,而一些作业区井口没有配备相应设备,给施工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的相关设计和制造经验,提出一种捞胀一体的膨胀管补贴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捞胀一体的膨胀管补贴工具,膨胀器在膨胀管内移动完成膨胀后,继续对作业管柱施加上提力,使与膨胀锥座连接的拉杆带动可打捞底堵向上移动,使所有膨胀工具一趟作业管柱全部丢手出井,既不需要下入磨铣工具钻穿丝堵,也不需要对底堵单独进行打捞;从而节约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捞胀一体的膨胀管补贴工具,该膨胀管补贴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膨胀管发射腔密封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捞胀一体的膨胀管补贴工具,包括有膨胀管,膨胀管下部为发射腔,发射腔内设有膨胀锥,膨胀锥下方设有供膨胀锥套设的膨胀锥座,所述膨胀锥座底部中心向下轴向固定连接一拉杆,在膨胀锥座底面环绕所述拉杆设有多个向膨胀锥座顶部轴向贯通的通孔;在所述发射腔内邻近膨胀管下端开口的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在所述膨胀锥座下方设有一环形底堵,该环形底堵的中孔密封套设于所述拉杆,所述环形底堵围绕该拉杆向下延伸一管体,所述管体伸出膨胀管下端开口,紧邻所述环形底堵下方的管体外壁固定设有一弹性止挡件,该弹性止挡件下部向下设有多个弹性抵靠在发射腔内壁的止爪,所述多个止爪的底部卡设在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拉杆的下端设有一背母,背母直径大于拉杆直径,所述管体的底端密封连接另一底部封堵的油管。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膨胀锥座由密封滑设于膨胀管内壁的锥座本体和由本体中心向上延伸的圆形柱体构成;所述膨胀锥为环形结构并套设在所述柱体上;所述多个通孔向上贯通该柱体;所述锥座本体侧壁与膨胀管之间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中设置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底堵的侧壁与膨胀管之间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中设置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内径大于所述背母直径,所述环形底堵的中孔向所述管体内壁过渡位置设有渐扩的中孔台肩。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止挡件由套设在管体外侧的环体和环体下方一体连接且均匀分布的多个止爪构成;所述环体的周侧设有限位透槽,在所述管体外壁对应所述透槽的位置设有一第二环形凹槽,由所述透槽向第二环形凹槽内固定设置限位块;所述止爪的上部壁厚小于下部壁厚,由止爪上部向下部设有第一楔形过渡面;与第一楔形过渡面对应的管体外壁上设有与第一楔形过渡面相配合的第二楔形过渡面。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与油管由一油管接箍密封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膨胀锥座与拉杆为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底堵的上端外缘设有锥形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5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