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校正数字模拟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4543.0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9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钦;陈韵琦;李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06 | 分类号: | H03M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校正 数字 模拟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模拟转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流校正数字模拟转换器。
背景技术
数字模拟转换器为将一组或多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转换装置,数字模拟转换器的模拟输出信号极易受到外在环境、工艺飘移及电路设计的影响而产生信号偏移的现象,如此将大幅影响模拟输出信号的线性度,因此如美国专利第7242338B2号所揭露的差动式数字模拟转换器用以改善此一现象,请参阅图4,该差动式数字模拟转换器20具有一第一信号输入缓冲器21、一第二信号输入缓冲器22、多个位元开关23、至少一温度计码开关24、多个R-2R电阻结构25、一第一输出端26及一第二输出端27,其中该些位元开关23及该温度计码开关24电性连接该第一信号输入缓冲器21及该第二信号输入缓冲器22,各该R-2R电阻结构25电性连接各该位元开关23及该温度计码开关24,该第一输出端26及该第二输出端27电性连接该些R-2R电阻结构25,该差动式数字模拟转换器20藉由该些位元开关23以决定该第一信号输入缓冲器21及该第二信号输入缓冲器22是否分别输入一第一参考信号及一第二参考信号以补偿该第一输出端26及该第二输出端27的端电压,惟,该些R-2R电阻结构25很容易受到工艺飘移的影响而使得电阻值在R至2R之间变动,各该R-2R电阻结构25之间的不匹配情形将大幅降低该差动数字模拟转换器20的线性度。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校正数字模拟转换器,藉由该电流补偿电路对该数字模拟转换电路进行电流补偿动作,并采用该第一控制信号端、该第二控制信号端、该第三控制信号端、该第四控制信号端及该第五控制信号端作为该电流补偿电路的电流补偿输入端,藉由该些控制信号端与该电流补偿电路的该及闸组的电性连接设计,可有效提升该数字模拟转换电路的电流线性度,并使得该数字模拟转换器达成高精准度的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流校正数字模拟转换器,其包含:一信号发送组,其具有一第一控制信号端、一第二控制信号端、一第三控制信号端、一第四控制信号端及一第五控制信号端;一数字模拟转换电路,其具有一第一反相器组、一第一晶体管组及一电阻,该第一反相器组电性连接该信号发送组,该第一晶体管组电性连接该第一反相器组,该电阻电性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组;一电流补偿电路,其具有一及闸组、一第二反相器组及一第二晶体管组,该及闸组电性连接该信号发送组的该第一控制信号端、该第二控制信号端、该第三控制信号端、该第四控制信号端及该第五控制信号端,该第二反相器组是电性连接该及闸组,该第二晶体管组是电性连接该第二反相器组;以及一电压输出端,该第一晶体管组、该电阻及该第二晶体管组电性连接该电压输出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流校正数字模拟转换器,其中所述的电流补偿电路的该及闸组具有一第一及闸、一第二及闸、一第三及闸、一第四及闸、一第五及闸、一第六及闸、一第七及闸、一第八及闸、一第九及闸及一第十及闸,其中该第一及闸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信号端及该第二控制信号端,该第二及闸电性连接该第一控制信号端及该第三控制信号端,该第三及闸电性连接该第四控制信号端,该第四及闸电性连接该第四控制信号端及第五控制信号端,该第五及闸电性连接该第三控制信号端及该第五控制信号端,该第六及闸电性连接该第三控制信号端及该第四控制信号端,该第一及闸具有一输出端,该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第三及闸、第七及闸、第八及闸、第九及闸及第十及闸。
前述的电流校正数字模拟转换器,其中所述的电流补偿电路的该第二反相器组具有一第一反相器、一第二反相器、一第三反相器、一第四反相器、一第五反相器、一第六反相器及一第七反相器,该第一反相器电性连接该第一及闸,该第二反相器电性连接该第二及闸,该第三反相器电性连接该第三及闸,该第四反相器电性连接该第七及闸,该第五反相器电性连接该第八及闸,该第六反相器电性连接该第九及闸,该第七反相器电性连接该第十及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4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打印设备和喷墨打印方法
- 下一篇:计算机周边的非接触式输入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