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0738.8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陈靖;李铣;肖皖;王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92 | 分类号: | C07D311/92;A61K31/36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个 倍半萜 内酯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物质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又称青蒿、臭蒿、草蒿,是菊科(Compositae) 蒿属(Artemisia)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中国,用于治疗蚊虫叮咬、疟疾等症。文献报道显示,黄花蒿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以青蒿素为代表的倍半萜内酯类和甲氧基黄酮类成分,且具有一定的抗疟、抗肿瘤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该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中任意一种制备得到:
方法一
(1)黄花蒿药材粉碎后,经溶剂提取法,采用体积分数50%-100%的乙醇或甲醇浸泡后回流提取,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提取液至醇浓度低于5%(体积分数),所含生药浓度20-40g/mL,滤过后取滤液或离心后取上清液;
(2)步骤(1)中所得滤液或上清液(或黄花蒿工业尾料浸膏)经非极性大孔树脂柱色谱处理,依次用水和醇梯度洗脱,得到体积分数为60%-100%醇洗脱部位,减压回收溶剂;
(3)步骤(2)所得醇洗物经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以氯仿、丙酮或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得到目标化合物。
方法二
(1)黄花蒿药材粉碎后,经溶剂提取法,采用体积分数为50%-100%的乙醇或甲醇浸泡后回流提取,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提取液至醇浓度低于5%(体积分数),所含生药浓度20-40g/mL,滤过后取滤液或离心后取上清液;
(2)步骤(1)中所得滤液或上清液(或黄花蒿工业尾料浸膏)经以体积比1:1~1:2的石油醚、氯仿分别萃取2-4次,减压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氯仿萃取部位;
(3)步骤(2)所得氯仿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以石油醚、丙酮或氯仿、丙酮梯度洗脱,得到目标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新的倍半萜内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一中的步骤(2)的醇为甲醇或乙醇,其体积分数为60%-90%。
本发明提供的新的倍半萜内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一和方法二中步骤(3)中,所述石油醚、丙酮混合体积比例优选100:1~100:16,氯仿、丙酮混合体积比例优选100:1~100:6;
本发明提供的新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肿瘤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干燥黄花蒿1kg经体积分数9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减压回收提取液至醇浓度低于3%(体积分数),所含生药浓度30g/mL,离心后取上清液;
(2)上清液经HPD400大孔树脂柱色谱处理,依次用水和体积分数为60%乙醇、70%乙醇、80%乙醇和90%乙醇梯度洗脱;
(3)步骤(2)所得体积分数为80%乙醇洗脱物经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以石油醚:丙酮 100:1,100:4,100:8,100:16(体积混合比)梯度洗脱,得化合物结晶,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见表1)鉴定为一种新的倍半萜内酯。
该化合物为无色针晶(甲醇)。HRFABMS谱中给出m/z 273.1466[M+Na]+(calcd. 273.1466),由此确定分子量为252,分子式为C15H24O3。
表1 化合物的1H、13C、HMBC数据
实施例2
(1)黄花蒿尾料浸膏经HPD600大孔树脂柱色谱处理,依次用水和体积分数为60%乙醇、70%乙醇、80%乙醇、90%乙醇和100%乙醇梯度洗脱;
(2)步骤(1)所得体积分数为80%乙醇洗脱物经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以氯仿:丙酮100:1,100:4,100:8,100:16(体积混合比)梯度洗脱,得化合物结晶,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见表1)鉴定为一种新的倍半萜内酯。其结构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0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