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霉生物防治剂新的施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7682.0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松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松庆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N63/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防治 施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木霉生物防治剂的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植物真菌病害已制约作物的高产、稳产和优质。随着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的日益提高,专家、学者致力于无化学农药残留的生物防治研究,筛选出了如哈茨木霉、绿色木霉、长枝木霉、康氏木霉、钩状木霉、黄绿木霉和桔绿木霉等一些具有拮抗病害真菌功能的、可用于生物防治的木霉属真菌。国内外近年来研制、注册的以木霉真菌为生物防治菌种的木霉生物防治剂数量也有一定的规模,但至今没有地膜覆盖的农业技术措施下施用木霉生物防治剂的有效方法。
本发明是继本人的在先发明《真菌生物防治剂的施用方法》申请号:200910164188.2新的技术方案,是针对地膜覆盖的农业技术措施下施用木霉生物防治剂提出的新的施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在地膜覆盖的农业技术措施下,提供一种施用木霉生物防治剂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先将木霉生物防治剂均匀地撒施在土壤表面,再覆盖地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地膜覆盖下的土壤表面因太阳的照射,会形成有利于木霉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产孢的高温、高湿环境,使木霉菌丝快速向土壤下部和四周生长、繁殖,抑制土壤中病害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达到预防植物根、茎基部真菌病害发生的目的。
木霉真菌在土壤表面大量生长繁殖,有效抑制土壤表面病害真菌孢子的萌发、生长和繁殖,起到了土壤消毒的作用,减轻病害真菌对地上作物侵染力度,在预防作物根、茎基部真菌病害的同时亦可预防作物茎、叶、花、果部位的真菌病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木霉生物防治剂的施用方法。
木霉生物防治剂新的施用方法是:先将木霉生物防治剂均匀地撒施在土壤表面,再覆盖地膜。
针对现有的机械化覆膜技术,稍作改进,就可达到边撒木霉生物防治剂边覆膜的自动化操作。
木霉生物防治剂大量撒在根基处会灼伤作物,因此要避免木霉生物防治剂在作物根基处和种子周围堆结。
实施本发明,木霉生物防治剂的施用量为每公顷用60千克~150千克。
本发明所述的木霉生物防治剂为木霉真菌孢子剂与营养基的均匀混合物。所述的木霉真菌孢子剂为对木霉真菌培养所得的含有大量木霉真菌孢子和少量木霉真菌活菌丝体的固体或液体或者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所述的营养基为能为木霉真菌快速生长、产孢提供碳、氮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营养物质。
营养基与木霉真菌孢子剂混合前在121±5℃条件下灭菌30±5分钟。
木霉真菌孢子剂在与营养基混合前滤去水分,混合后在40度以下干燥制成成品。
木霉生物防治剂新的施用方法的优点:
其一、用工省,可机械化操作,不需要先浇水。
其二、成本轻,每亩最低只要施4千克。
其三,效果好,施用后木霉真菌能快速萌发、生长和繁殖,不但能预防作物根、茎基部真菌病害,同时可起到土壤消毒剂的作用,可预防作物茎、叶、花、果部位的真菌病害。
实施本木霉生物防治剂新的施用方法的防病实例:
实例一、甜椒疫霉病的预防
本实例使用的菌种是木霉属真菌哈茨木霉二株菌株(自编号T27和T65)。
孢子粉培养基的配方:麦麸600克、油菜籽饼380克、肉骨粉20克、磷酸二氢钾1.0克、硝酸钾1.0克、四硼酸钠1.0克。营养基配方:麦麸600克、油菜籽饼380克、肉骨粉20克、磷酸二氢钾1.0克、硝酸钾1.0克、四硼酸钠1.0克,营养基的粒度为5mm以下。
孢子粉与营养基的重量配比为25∶75,每亩施4千克,防病效果达91%。
实例二、棉花立枯病的预防
本实例使用的菌种是木霉属真菌哈茨木霉一株菌种(自编号T86)。
孢子粉培养基的配方:麦麸500克、油菜籽饼380克、玉米粉100克、肉骨粉20克、磷酸二氢钾1.0克、硝酸钾1.0克、四硼酸钠1.0克。营养基配方:麦麸500克、油菜籽饼380克、大米粉100克、肉骨粉20克、磷酸二氢钾1.0克、硝酸钾1.0克、四硼酸钠1.0克,营养基的粒度为3.5mm以下。
孢子粉与营养基的重量配比为30∶70,每亩施5千克,防病效果达92%。
实例三、花生立枯病的预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松庆,未经何松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7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主轴法兰镦粗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