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粘胶与棉纤维交织提花面料的复合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整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6311.0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陆;李来斌;李统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46 | 分类号: | D06M11/46;D06M11/83;D06M15/643;D06M15/59;D06M15/53;D06M15/263;D06M13/51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粘胶 棉纤维 交织 提花 面料 复合 抗菌 整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抗菌整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粘胶与棉纤维交织提花面料的复合抗菌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更新,人们对装饰织物花色品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纤维素纤维类高支高密复杂装饰纹织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已成为新一代的高档装饰面料。棉和粘胶纤维大提花织物由于具有优良的服用舒适性、吸湿性、透气性和抗静电性等优点,因而极具市场前景。
但是它们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棉织物受霉菌和真菌的侵袭比合成纤维敏感得多,而且在适宜的条件下,一些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球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等在棉织物上存在时间延长,并以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物-汗水、脂肪质和皮屑等为营养物质迅速繁殖,分解出各种低级脂肪酸和胺类等有臭味的挥发性化合物,加上细菌本身的分泌物和其死骸腐烂的气味,纺织品释放出令人恶心的臭味。这不仅使纤维制品变色、发霉、脆化降解,而且还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异常的刺激,诱发各种皮肤疾病,危害人体健康,所以要求纺织品具有抗菌防臭功能。
目前用于纺织品的抗菌整理剂多种多样,总的来讲可分为溶出型与非溶出型两类:溶出型抗菌整理剂不与纤维发生化学结合,耐久性较差;非溶出型抗菌整理剂能与纤维形成化学键结合,耐久性好。作为一种理想的抗菌剂,应该具有即效、广谱、长效、稳定及安全的抗菌效果。然而,现有的抗菌剂,无论是无机的、有机的,还是天然生物的,都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
无机抗菌材料具有耐热性、持久性、连续性和安全性等优点,但存在 一些缺点,如银系抗菌剂,防霉作用较弱、添加量较大、成本较高、易变色等。
有机抗菌剂抑菌力强,即效好,种类多,具有加工方便,颜色稳定性好,抗菌谱明确,部分有机抗菌剂对霉菌有特效等优点,但低分子有机抗菌剂存在耐热性差、使用过程中易析出、易挥发等缺点,因此高分子有机抗菌剂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天然生物抗菌剂来源于自然界,人们可通过提取、纯化获得。天然生物抗菌剂是最早为人们所利用的抗菌剂,古埃及时期人们就能够用蜂蜡作抗菌剂来保存木乃伊。但是,但碍于提取、纯化技术及成本和效用等问题,对天然抗菌剂的开发一直停留在传统经验水平上,目前天然抗菌剂尚无大规模用于纺织品整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目前抗菌整理剂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粘胶与棉纤维交织提花面料的复合抗菌整理剂,该复合抗菌整理剂合成了与纤维具有高反应活性的有机高分子抗菌剂,并在研究相溶性、稳定性、协同性的基础上,与无机抗菌剂复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高效、广谱抗菌功能的无机/有机复合抗菌整理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复合抗菌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在于提供上述复合抗菌整理剂用于整理粘胶与棉纤维交织提花面料的工艺。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复合抗菌整理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1-2%有机抗菌活性组分,2-3%无机抗菌活性组分,5-6%渗透剂,3-4%粘合剂,2.5-4.5%柔软剂,3-4%助悬剂,水余量;所述有机抗菌活性组分选用非溶出型高分子抗菌剂;所述无机抗菌活性组分选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
在本发明中,有机抗菌活性组分和无机抗菌活性组分共同构成了纺织品复合抗菌整理剂的主材,起到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等20余种有害菌都有高效的抑制能力,抑菌率>99%。对尘螨、革螨、恙螨的 驱避率>99%。洗涤50次后对尘螨、革螨、恙螨的驱避率大于95%,死亡率达90%以上。淋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未洗及洗涤30次、50次、100次后的织物上完全不生长,抑菌率达99%以上。
本发明渗透剂能够促进整理剂向织物纤维内部的渗透;粘合剂能够使得无机抗菌活性组分能够牢固地与织物纤维相结合;柔软剂能够改善织物的手感;助悬剂能够帮助无机抗菌活性组分很好地分散在整理剂体系中。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抗菌活性组分选用非溶出型高分子抗菌剂,所述非溶出型高分子抗菌剂为季铵化硅烷、氮杂环基丙基硅烷、氮杂环正丁基甲基硅烷、聚酰胺氯苯咪唑、氯化二甲基双癸基铵、1,2-苯丙异噻唑啉-3-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渗透剂选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仲辛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本发明所述的粘合剂选用聚丙烯酸酯乳液、聚甲基丙烯酸乳液、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并烯酸酯与丙烯氰共聚乳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