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台气缸式多位拨叉换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6278.1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4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思柱;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63/32 | 分类号: | F16H6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熊成香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式多位拨叉 换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台气缸式多位拨叉换档装置,属机械动力传动机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动力传动机构中,变速器换档传动是常见的传动方式。现有的变速器换档拨叉,大多采用机械式的拨动方式。机械式多位换档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且使用过程中存在操作费时、费力、噪音大、换档是否到位不好判断、容易跳档等问题。尤其是在石油钻采现场机械的大功率变速器中,普遍存在手动换档不容易挂合,以及设备的振动太大从而容易导致脱档的问题。
随着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各种气控阀、气缸、空气压缩机的性能与可靠性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价格便宜,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压缩空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工作介质,很有必要将其应用到石油钻采现场机械大功率变速器的换档控制中,以满足石油开发技术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台气缸式多位拨叉换档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气动控制、工作可靠性高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在滑台气缸式多位拨叉换档装置的结构中,设置有壳体、上滑台气缸、气缸连接板、下滑台气缸、半圆形拨叉、换档齿圈、左齿轮、中齿轮、右齿轮、中心轴;上滑台气缸固定安装在壳体上;上滑台气缸与下滑台气缸通过气缸连接板和螺钉、圆柱销安装在一起;半圆形拨叉安装在下滑台气缸的底部;换档齿圈的外沿设计有凹槽,半圆形拨叉上的拨叉卡在换档齿圈的凹槽内;中齿轮通过键连接套在中心轴的外圈;换档齿圈套在中齿轮的外圈,换档齿圈的内齿轮与中齿轮的外齿轮通过齿轮咬合连接;左齿轮和右齿轮位于中齿轮的两侧,当换档齿圈滑到左齿轮或右齿轮上时,换档齿圈的内齿轮与左齿轮或右齿轮的外齿轮通过齿轮咬合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滑台气缸式多位拨叉换档装置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操作方便简捷、提高了换档的质量和时间;通过采用气动换档,有利于实现复杂的换挡逻辑控制。
2、装置独立于变速器的机械传动系统,使安装和维修变得模块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滑台气缸式多位拨叉换档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滑台气缸式多位拨叉换档装置拨叉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台气缸式多位拨叉换档装置拨叉位于左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台气缸式多位拨叉换档装置拨叉位于右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壳体、2.上滑台气缸、3.气缸连接板、4.下滑台气缸、5.半圆形拨叉、6.换档齿圈、7.左齿轮、8.中齿轮、9.右齿轮、10.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滑台气缸式多位拨叉换档装置由壳体1、上滑台气缸2、气缸连接板3、下滑台气缸4、半圆形拨叉5、换档齿圈6、左齿轮7、中齿轮8、右齿轮9、中心轴10组成;上滑台气缸2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上滑台气缸2与下滑台气缸4通过气缸连接板3和螺钉、圆柱销安装在一起;半圆形拨叉5安装在下滑台气缸4的底部;上述结构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上滑台气缸2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换档齿圈6的外沿设计有凹槽,半圆形拨叉5上的拨叉卡在换档齿圈6的凹槽内;中齿轮8通过键连接套在中心轴10的外圈;换档齿圈6套在中齿轮8的外圈,换档齿圈6的内齿轮与中齿轮8的外齿轮通过齿轮咬合连接;左齿轮7和右齿轮9位于中齿轮8的两侧,当换档齿圈6滑到左齿轮7或右齿轮9上时,换档齿圈6的内齿轮与左齿轮7或右齿轮9的外齿轮通过齿轮咬合连接;通过分别控制上滑台气缸2与下滑台气缸4的伸缩,由半圆形拨叉5拨动换档齿圈6的左、中、右滑动,可实现三个档位的换档。
当换档齿圈6位于左边位置时,左齿轮7、换档齿圈6、中齿轮8咬合在一起,动力可以从中心轴10传递到左齿轮7。
当换档齿圈6位于右边位置时,右齿轮9、换档齿圈6、中齿轮8咬合在一起,动力可以从中心轴10传递到右齿轮9。
当换档齿圈6位于中间位置时,换档齿圈6、中齿轮8咬合在一起,动力不能从中心轴10传出,为空挡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耗材芯片及其数据读写方法、耗材容器
- 下一篇:一种节铅汇流排的铸焊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