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4700.X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新岳;张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光学 成像 设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含:
D1.由一数字影像还原模块提供一固定的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
D2.由一光学模块产生一光学点扩散函数;
D3.比较该光学点扩散函数与该固定的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
D4.当该光学点扩散函数与该固定的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等于或大于一临界值时,输出该光学模块的参数;以及
D5.当该光学点扩散函数与该固定的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小于该临界值时,优化该光学模块并重复步骤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D3还包括比较该光学点扩散函数与该固定的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模糊度最小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模块的参数至少包括一折射率、一曲率值、一厚度值以及非球面系数。
4.一种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含:
E1.由一光学模块提供一固定的光学点扩散函数;
E2.由一数字影像还原模块产生一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
E3.比较该固定的光学点扩散函数与该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
E4.当该固定的光学点扩散函数与该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等于或大于一临界值时,输出该数字影像还原模块的参数;以及
E5.当该固定的光学点扩散函数与该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小于该临界值时,优化该数字影像还原模块并重复步骤E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E3还包括比较该固定的光学点扩散函数与该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模糊度最小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字影像还原模块的参数至少包括一调控参数值。
7.一种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含:
F1.由一光学模块产生至少二光学点扩散函数;
F2.比较这些光学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
F3.当这些光学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等于或大于一临界值时,输出该光学模块的参数;以及
F4.当这些光学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小于该临界值时,优化该光学模块并重复步骤F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F2还包括比较这些光学点扩散函数的模糊度最小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模块的参数至少包括一折射率、一曲率值、一厚度值以及非球面系数。
10.一种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含:
G1.由一数字影像还原模块产生至少二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
G2.比较这些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
G3.当这些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等于或大于一临界值时,输出该数字影像还原模块的参数;以及
G4.当这些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小于该临界值时,优化该数字影像还原模块并重复步骤G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G2还包括比较这些影像还原点扩散函数的模糊度最小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数字影像还原模块的参数至少包括一调控参数值。
13.一种数字光学成像设计方法,用于通过至少一计算机实现数字光学成像的设计,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设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H1.模块化一数字成像系统成为一光学模块及一影像还原模块,以及定义多个光学变量;
H2.通过该光学模块的点扩散函数及/或该影像还原模块的点扩散函数的相似性,最佳化该数字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以及
H3.经由最佳化该光学模块及/或该影像还原模块,以修正光学变量,并重复步骤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7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