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型电热水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4394.X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8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志雄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6;A47J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24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电热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杯,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型电热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生产销售的车载型电热水杯,一般由杯盖、杯体、杯座和电源插座组成,杯座则放置在电源插座上对水进行加热,在车行驶过程中会造成杯体晃动,导致接触面错开并形成短路,所以杯子内线路容易烧坏,导致电热水杯无法正常运行,另外,传统的车载型电热水杯加热慢、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同时安全性能低、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加热速度快、使用方便、安全环保、性能稳定可靠的车载型电热水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型电热水杯,包括杯盖、杯体、杯座,所述杯座的顶部设有导热体和不锈钢探温头,所述导热体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晶体加热器,所述不锈钢探温头、晶体加热器皆通过导线与设在杯座内的智能电路控制板相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通过导线与设在杯座外的电源接头相连接,所述导热体由不锈钢材质层、铝质材料层、铜质材料层复合而成。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优化,所述杯体内设有内胆,内胆的外壁与杯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杯盖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硅胶制作而成。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杯体由聚碳酸酯或聚酰胺、聚碳酸酯、ABS树脂、聚四氟乙烯中的任何一种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内胆由硼硅玻璃制作而成;所述内胆了可以由不锈钢或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所述电路控制板通过导线与设在杯座外的电源接头相连接,线路接触紧密牢固,不易发生短路等安全事故,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可靠;所述导热体由不锈钢材质层、铝质材料层、铜质材料层复合而成,导热效果好,生产成本低;所述杯盖内安装有密封圈,有效防止水溢出杯体,另外,本产品使用的材料安全、卫生、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导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车载型电热水杯,包括杯盖1、杯体2、杯座3,所述杯座3的顶部设有导热体31和不锈钢探温头32,所述导热体3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晶体加热器33,所述不锈钢探温头32、晶体加热器33皆通过导线与设在杯座3内的智能电路控制板34相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34通过导线与设在杯座3外的电源接头35相连接,所述导热体31由不锈钢材质层311、铝质材料层312、铜质材料层313复合而成。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优化,所述杯体2内设有内胆21,内胆21的外壁与杯体2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杯盖1内安装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由硅胶制作而成。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杯体2由聚碳酸酯或聚酰胺、聚碳酸酯、ABS树脂、聚四氟乙烯中的任何一种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内胆21由硼硅玻璃制作而成;所述内胆21了可以由不锈钢或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志雄,未经何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3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车炉隔门与炉墙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LED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