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2122.6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金山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孙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0年4月1日提交的在先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85239并要求其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将生物化学检查项目和免疫检查项目等测定项目作为测定对象。自动分析装置将试样和与各测定项目对应的试剂分注到反应容器内,并加以搅拌。当试样与试剂被混合时,混合液进行化学反应,色调和浊度等发生变化。自动分析装置通过关于该色调和浊度等的变化测定光的透过量,从而测定试样中的各种成分的浓度或酶的活性。测定后,废弃混合液。并且,装过混合液的反应容器例如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那样,利用清洗喷嘴(nozzle)用洗液或水来清洗,用干燥喷嘴来干燥。被干燥后的反应容器可以被再次用于测定。
反应容器的最佳清洗模式根据测定项目、即试样或试剂而不同。另外,所谓清洗模式是指例如所使用的清洗水的种类和使用次数、使用顺序等。然而,例如,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各清洗喷嘴的分工被固定。即反应容器与试样或试剂的种类无关地在固定的清洗模式下被清洗。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在最适合于测定项目的清洗模式下清洗反应容器,希望提高反应容器的清洗精度、清洗效率。
另外,存在以下的情况,即、在向反应容器内插入清洗喷嘴、或者从反应容器提起清洗喷嘴时,清洗水和容纳在反应容器内的混合液等将从清洗喷嘴飞散,并进入其他反应容器内。通过向这种反应容器混入清洗水,反应容器的清洗精度、清洗效率变得恶化。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0228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60398
发明内容
目的在于:提供使反应容器的清洗效率提高的自动分析装置。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包括:反应盘,能够保持容纳有试样与试剂的反应容器;清洗机构,使用喷嘴清洗上述反应容器;以及覆盖物,被设置成能够沿上述喷嘴的轴移动,用于覆盖上述反应容器的开口部。
能够提供使反应容器的清洗效率提高的自动分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为表示图1的分析机构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通过图1的清洗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清洗模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为表示通过图1的清洗模式设定部针对每一反应容器所设定的清洗模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为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1实施例涉及的清洗机构的构造的图。
图6为概略地表示图5的清洗机构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7为第1实施例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清洗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8为用于说明由图7的清洗机构控制部控制的清洗机构的动作例子的图,对每一旋转周期表示配置在各清洗位置的反应容器的图。
图9为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涉及的清洗机构的构造的图。
图10为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1涉及的由喷嘴与覆盖物组成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11为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2涉及的清洗机构的构造的图。
图12为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清洗机构的构造的图。
图13为与图12的清洗机构的正面方向有关的概略立体图。
图14为与图12的清洗机构的侧面方向有关的概略立体图。
图15为第1实施方式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清洗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16为表示通过第2实施方式的清洗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清洗模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为表示通过第2实施方式的清洗模式设定部针对每一反应容器设定的清洗模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8为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嘴与覆盖物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9为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嘴与覆盖物的构造的其他立体图。
图20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清洗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21为关于由图20的清洗机构控制部控制的喷嘴与覆盖物的动作例子的说明,表示待机时的喷嘴与覆盖物与反应容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2为关于由图20的清洗机构控制部控制的喷嘴与覆盖物的动作例子的说明,表示清洗动作跳过(OFF)时的喷嘴与覆盖物与反应容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2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散热器芯体外形钎焊定位工装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