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阻挡放电活性炭再生反应器的导入式布气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75537.0 | 申请日: | 2011-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唐首锋;鲁娜;吴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B01J19/08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阻挡 放电 活性炭 再生 反应器 导入 式布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控制和化工吸附剂再生技术领域,涉及到介质阻挡放电活性炭再生反应器的导入式布气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具有极为发达的内部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且其来源相对易得,成本相对低廉,是一种最常用的吸附剂之一,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化学、食品等众多领域。但随着活性炭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消耗量也迅速增加,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量多,占地面积大,如不回收活化再利用的话,不仅会对资源造成一种浪费,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无论是从经济的还是环保的角度考虑,推广活性炭再生都很有必要。
介质阻挡放电可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在环境、化工及材料等工业生产领域具有应用前景。介质阻挡放电活性炭再生原理是,介质阻挡放电产生高浓度的活性物质,如O3、-O、-OH等,同时随有紫外光、冲击波等物理效应,共同作用于活性炭,实现活性炭上吸附污染物的处理和活性炭的再生。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活性炭过程中,需向放电反应器中添加气体,以保证供入一定浓度的反应气体(如空气、氧气和水蒸气等),进而保证活性物质生成的稳定性和活性炭处理的持续性。目前报道的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活性炭,或者处理其他固体颗粒,布气方法都是采用侧向或轴向进气,由于受到离子风阻力和电极结构设计的限制等,导致气体利用效率不高,影响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活性炭和固体材料的应用效果。如专利CN 100398194C提出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活性炭原位再生方法”,其反应器a、b方案采用的布气方式属侧向进气,方法简单,而这样的进气方式由于离子风场的阻碍作用,添加的反应气体难以渗透或进入到整个活性炭填料床层内部,即反应气体难以完全分布于放电反应区域内,导致反应气体成分的浓度降低,进而降低活性物质产生,影响放电处理的效果;其反应器c方案,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通入气体的布气方式,属轴向进气,其高压、低压电极板与两块平行介质因通气需要必须采用孔板式结构,这种布气方式不适合多层电极配置,亦不利于反应器放大,且活性炭填充厚度大时处理效果下降。专利CN 101530784A也提出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辐照活性炭再生方法及装置”,其板式结构反应器布气方式与前述专利a方案类似,这种布气方式的缺点亦与前述专利缺点相同,而且不适合应用于厚度大的活性炭床或不适合处理大量的活性炭。
针对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活性炭反应器布气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介质阻挡放电活性炭再生反应器的导入式布气方法,即利用导气管将气体直接导入到活性炭床层内部,使反应气体均匀的分布在活性炭床层内,用于放电时活性物质的生成,保证在活性炭床层内产生的活性物质的均匀的分布和持续稳定的产生,致使活性炭与活性物质的作用机会增大,达到高效的均匀的处理活性炭上的污染物和活性炭再生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活性炭再生反应器的导入式布气方法,解决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添加气体利用效率低、难以均匀分布于放电空间内并且难与放电处理对象充分接触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将导气管布置于介质阻挡再生反应器放电空间里的活性炭填充床中,导气管的布置方式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电极形状相适应,其中导气管的周身遍布有出气微孔。将待处理的粒状或柱状活性炭填满于活性炭填充床,并使之分布于导气管的周围。添加的气体经过导气管上的微孔进入活性炭床层内,为反应器提供放电的反应气体。气体经过导气管上的微孔进入活性炭床层,均匀分布于反应器的放电空间中,为反应器提供反应气源。
气源可选用空气、氧气或水蒸气等,启动气泵向导气管中注入气体,气体再经导气管的微孔进入活性炭床层内,用于给放电区域供气。
根据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电极的形状,导气管的布置方式可设计为相应的形式。对于矩形状金属电极和介质的电极系统,导气管可制成“之”字形和芒刺形结构;对于圆形金属电极和介质的电极系统,导气管可制成螺旋形结构。
本发明的放电再生处理对象是固体吸附剂或其他导体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反应器布气方法结构简单,通气管路制作简易,安装方便;可为介质阻挡放电区域提供稳定和分布均匀的气源,提高了气体的利用效率;适合给介质阻挡放电再生活性炭反应器的放大装置布气。
附图说明
图1为芒刺形导气管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之”字形导气管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旋形导气管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导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器活性炭填充床;2导气管气体入口;3导气管;
4出气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