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集磁环结构的全光纤差流监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75523.9 | 申请日: | 2011-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申岩;郭志忠;张国庆;于文斌;路忠峰;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15/24 | 分类号: | G01R15/2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集磁环 结构 光纤 监测 装置 | ||
1.基于集磁环结构的全光纤差流监测装置,它包括光电探测器(6),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一号集磁环旋光晶体(1)、一号半透半反镜(2)、半波片(3)、二号集磁环旋光晶体(4)和一号全反镜(5),一号集磁环旋光晶体(1)与二号集磁环旋光晶体(4)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一号集磁环旋光晶体(1)包括旋光晶体(1-1)和下部开口的环形磁铁(1-2),所述旋光晶体(1-1)设置在环形磁铁(1-2)下部的开口处;
第一入射光束经一号集磁环旋光晶体(1)旋光后获得第一偏振光束,所述第一偏振光束入射至一号半透半反镜(2),经一号半透半反镜(2)分为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所述反射光束沿与第一偏振光束的光轴垂直的方向出射;
第二入射光束经半波片(3)透射后入射至二号集磁环旋光晶体(4),经二号集磁环旋光晶体(4)经旋光后获得第二偏振光束,所述第二偏振光束入射至一号全反镜(5),并经一号全反镜(5)反射后获得反射光束,所述反射光束经一号半透半反镜(2)反射之后与经该一号半透半反镜(2)透射的透射光束一起汇聚至光电探测器(6)的光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集磁环结构的全光纤差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号光源(11)和二号光源(12),第一入射光束由一号光源(11)发出,第二入射光束由二号光源(12)发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集磁环结构的全光纤差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光源(11)和二号光源(12)均为波段为850nm的半导体激光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集磁环结构的全光纤差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光源(21)、二号半透半反镜(22)和二号全反镜(23),光源(21)发出的光束入射至二号半透半反镜(22),经二号半透半反镜(22)分为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所述反射光束入射至二号全反镜(23),经二号全反镜(23)反射后形成第一入射光束;经二号半透半反镜(22)透射的透射光束形成第二入射光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集磁环结构的全光纤差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21)为波段为850nm的半导体激光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集磁环结构的全光纤差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入射光束和第二入射光束是完全相同的偏振光束。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基于集磁环结构的全光纤差流监测装置,所有光束传输过程均是在保偏光纤中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5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黄酒中甲胺磷的测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