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继电器节能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5110.0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东;丁赟;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艾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2 | 分类号: | H01H4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梁晓霏 |
地址: | 20094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节能 驱动 电路 | ||
1.继电器节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处理模块、滤波稳压模块、节能方波输出模块和负载驱动模块,12V电压经过电源处理模块处理后得到稳定12V电压,一方面为负载驱动模块提供电源,另一方面到达滤波稳压模块的输入端,经滤波稳压模块处理后得到的5V直流电压和模拟输入电压送入节能方波输出模块,节能方波输出模块输出方波信号加载到负载驱动模块上,负载驱动模块的采样电压送回节能方波输出模块,所述电源处理模块由第一滤波电感和第一稳压二极管组成;
稳定12V电压经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一限流电阻后,一方面到达稳压模块,经稳压模块处理后,输出5V的直流电压,经第二滤波电容滤波后,进入节能方波输出模块;另一方面经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二限流电阻和第一电容处理后得到模拟输入电压,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串联后接地,第一电容并联在第二分压电阻的两端,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接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的共接端,另一端输出的模拟输入电压输送到节能方波输出模块;
经滤波稳压模块处理得到的5V直流电压经第三限流电阻后与第三分压电阻进行分压,一部分为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提供2.5V的电压,另一部分经第一电阻为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提供2.5V的电压;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反馈比较放大电阻接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上拉电阻接5V直流电压,同时经过第四限流电阻和延时电路到达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延时电路由延时电路电阻、延时电路二极管和第二电容组成;
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一方面通过反馈电阻接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电阻并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进入到达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三电阻与接地端子相连,通过第二上拉电阻接5V直流电压;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一方面通过第二反馈比较放大电阻接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另一方面通过第三上拉电阻接5V直流电压,同时通过第四电阻和第四电容构成的滤波电路输出方波信号;第四比较器的输出端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一方面通过第五电阻和第三电容构成的滤波电路接第三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另一方面通过第六电阻接第四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和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接地端子相连,第四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采样电压;
继电器的一端接稳定12V电压,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场效应管的DS极、第一场效应管的DS极、采样电阻和第二滤波电感接12V电压的负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一起接稳定12V电压,第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九电阻接第二场效应管的G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接继电器和第二场效应管的共接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第八电阻、第五电容并联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在端接第二场效应管的G极,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在端接第二场效应管的S极,第一场效应管的G极输入方波信号,第一场效应管的S极输出采样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艾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艾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1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