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2925.5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逸欣;陈朝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7/06 | 分类号: | B05B17/0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器,且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的液体输送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雾化器日渐普及,应用范围也愈来愈广泛。举例来说,雾化器可将液态药物雾化,再供病人吸入。也可将精油雾化至空气中,使精油能快速散布于环境中。雾化器用来将水雾化,也可增加空气湿度或是降低环境温度。针对部分植物,雾化器也可做为植物浇水装置。雾化器依照雾化技术的不同也分为许多种类。以下针对利用毛细作用来做为液体输送,并通过高频震荡与喷孔片将液体雾化的雾化器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雾化器局部结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储液槽101可用来储存液体。震动装置102可产生高频震荡。盖体103可用来盖在储液槽101上。在现有技术中,震动装置102的顶部与储液槽101之间的距离大于10mm,因此需通过液体输送结构105来输送液体。
承上述,液体输送结构105呈半弧形。液体输送结构105与震动装置102之间的间隙相当小。依据毛细现象,储液槽101底部的液体会顺沿着液体输送结构105与震动装置102之间的间隙向上输送至震动装置102的顶部。震动装置102抵住喷孔片104进行高频震荡时,震动装置102顶部的液体会通过喷孔片104而变成雾状。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利用毛细现象进行液体输送的方式,有时候并无法正常地将液体输送至震荡装置102的顶部,导致雾化器无法将液体雾化的情况,使用者容易将此情况误认为雾化器故障而进行送修。举例来说,在过于干燥下,可能无法顺利利用毛细现象将液体输送至震动装置102的顶部。又例如,液体在液体输送结构105上蒸发后留下痕迹,也可能形成液体输送壁障,而无法顺利利用毛细现象将液体输送至震动装置102的顶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以降低雾化器无法正常运作的机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雾化器,其包括一储液槽、一震动装置与一盖体。储液槽可用以储存液体。震动装置穿设于储液槽,用以产生高频震动。震动装置的顶部距离储液槽的底部小于3mm。盖体包括一喷孔片。盖体与储液槽相结合时,喷孔片会与震动装置的顶部相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雾化器更包括一防水体。防水体可配置于储液槽与盖体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防水体也可配置于储液槽与震动装置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储液槽以震动装置为中心向下凹陷。在另一实施例中,喷孔片具有多个微小孔洞。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雾化器中,震动装置的顶部距离储液槽的底部小于3mm。借由液体对于震动装置的附着力,就可将液体输送至震动装置的顶部。不但结构简单还可降低雾化器无法正常运作的机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一种雾化器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雾化器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雾化器的外观图。
图4是图3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组装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1:雾化器
20、21、101:储液槽
30、31、102:震动装置
40、41、103:盖体
50、51、104:喷孔片
61~63:防水体
70:固定装置
105:液体输送结构
X1、X2: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雾化器利用如图1的液体输送结构105进行液体输送,有时并无法正常地输送液体。
反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震动装置穿射于储液槽,且震动装置的顶部与储液槽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3mm。当液体存在于储液槽,基于液体的附着力,液体就可沿着震动装置的侧壁被输送至震动装置的顶部。此作法省略了图1中液体输送结构105,却仍可实现将液体输送至震动装置的顶部,降低雾化器复杂度,也可降低雾化器无法正常运作的机率。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其中相同标号指示同样或相似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