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高效除雾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0793.2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韩锋;彭铁成;丁焕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昌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雾器,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脱硫塔, 洗涤塔脱水除雾的能使空气加湿处理后液滴分离的新型高效除雾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在工业排放方面要求越来越紧,特别是向大气排放的锅炉烟囱和化工洗涤塔:它们所排放的气体虽然前期经过脱硫碱化综合处理,但后期所排放的气体中含有一定的水份和有害物质。那么这就要求除雾器去除这水份和有害物质。除雾器在净化空气中就显得很重要了。
在许多流体和粉碎洗涤回收工业运行中,由于气体高速流动而使液体克服重力与气体混合形成了雾,他们悬浮气体或蒸汽中。在绝大部分场合,这些夹带物必须被清除,以净化气体,降低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在许多工业应用领域,安装除雾器是解决气体有夹带效方案。除雾器被广泛应用以下领域:石油矿产,火力发电,冶金化工,酿造洗涤。
现市场开发了多种除雾器,但对于某些特殊行业,除雾器的适用受到很大的局限,或则温度无法满足,或则除雾效率无法满足,或则安装位置无法满足,或则成本过高,为此开发一种新型高效除雾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除雾器模块外形调整灵活,除雾效率大幅提高的新型高效除雾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高效除雾器,包括多组除雾器筋板、除雾器筋板上开设多条除雾片插槽,除雾片插槽内设置除雾片,所述除雾片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隆峰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隆峰结构,第一隆峰结构和第二隆峰结构分别向不同的方向隆起。
所述除雾片上还设有一条或多条波纹结构。
所述多组除雾器筋板组成圆形的除雾器模块。
所述除雾片厚度为2—4mm。优选为2.5—3mm。
所述除雾片的材质为增强改型聚丙烯 (PPH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的新型高效除雾器对材质进行改进,原有材质为普通塑料或玻璃钢制作,现改为增强改性聚丙烯;
2. 原除雾器片生产过程为手工制作, 本发明采用模具制作,采用挤塑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质量稳定;
3. 本发明的除雾器的固定采用采用筋板方式,标准化生产,尺寸精度高,既提高质量,又保证安装的准确性;
4. 原用玻璃钢制作的除雾器模块只能制作成方形模块,本发明的除雾器的材质可作成各种形状,设备设计克服了现场制约,扩大了应用范围;
5. 本发明的除雾器除雾效率高,单级间距一般设计为30mm ,对25um以上粒径水滴的去除率大于96%,对18—25um粒径的水滴去除率大约75% ;
6. 本发明的除雾器可应用于水平流速的气液分离,除雾效率高;
7. 原除雾器片形需要设计两级除雾器,本发明的除雾器在吸收塔高度受限时仅需设计一层除雾器,也可达到排放的要求,既节约了空间也节约了成本;
8. 由于经常处理高温烟气,普通塑料材质耐温在80°,无法满足使用条件,本发明的除雾器采用增强改型聚丙烯材质耐温130°,能满足大多数气体净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除雾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除雾器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除雾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除雾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除雾器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除雾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雾器筋板, 2、除雾片插槽, 3、除雾片,30、第一隆峰结构,31、第二隆峰结构,32、波纹结构,4、除雾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为现有除雾器的结构,现有除武器通常为方型结构,如果安装在圆形脱硫塔内,其边缘棱角很难与脱硫塔园形内壁相吻合,造成安装困难以及材料的浪费,且除雾片仅有一个突起,除雾效率较低。
如图4至图6,为本发明的除雾器结构,一种新型高效除雾器,包括多组除雾器筋板1、除雾器筋板1上开设多条除雾片插槽2,除雾片插槽2内设置除雾片3,所述除雾片3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隆峰结构30和至少一个第二隆峰结构31,第一隆峰结构30和第二隆峰结构31分别向不同的方向隆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昌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昌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0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釜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建立对等通信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