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板分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7723.1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熊正林;赖光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4 | 分类号: | B23D19/04;B23D3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板 分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板分片机。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类安全性高,电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应用领域广泛,可低成本再生利用的“资源循环型”能源产品。近十年来,随着世界能源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铅酸蓄电池作为不消耗地球资源的“绿色”产业,将面临着广阔地发展空间。
在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分片工艺是生产工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分片工艺是将长条的极板经切割形成一定尺寸的极片。目前在分片工艺中,通常是采用锯片分片的方式对极板进行分片,其过程为:将待分片的多块极板叠加制成板栅,然后根据极片的尺寸在板栅上测量出相应的距离并在板栅相应位置做标记,再将板栅传送到高速运转的锯片处进行切割分片形成相应尺寸的极片。由于切割形成的极片的尺寸是通过多次手工测量获得的,手工测量花费的时间长,且误差较大,导致形成的极片的尺寸大小不一,生产出的极片不良率高、生产效率低,从而增加了极片的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锯片厚度通常较大,常用的锯片厚度为2.5mm,因此,每次切割时就会损失2.5mm的极板,进一步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利用锯片切割形成的极片的切割面不够平滑,需二次加工,降低了极片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极板分片机,提高极片的生产 效率及合格率,减少极片的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极板分片机,包括送料装置和碾切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推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推动机构将极板推入碾切装置进行分片碾切。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送料装置和碾切装置的底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直线传送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直线传送机构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直线传送机构与所述推动机构相连接,从而在所述驱动件的作用下使所述推动机构向靠近或远离碾切装置的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直线传送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另一端抵靠所述极板。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推杆具有两个,且所述两推杆平行设置,所述两推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极板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推动机构的推杆上下移动的复位驱动件,所述复位驱动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碾切装置包括碾切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碾切机构的进料口前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下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推杆的正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定位气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碾切机构包括碾切刀轮组,所述碾切 刀轮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片切刀,所述两切刀配合处刀刃的间距为0.15至0.2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分片机包括送料装置和碾切装置,送料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推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推动机构将极板送入碾切装置进行分片碾切,由于极板由推动机构匀速、平稳的送入碾切装置,其送入碾切装置的长度(即制得的极片的长度)可由驱动机构控制,不需要在待切割的极板上手工测量相应极片的尺寸,因此,由该分片机制得的极片的尺寸大小统一,极片的合格率高。另外,由于制得的极片的尺寸由驱动机构准确控制,不需要手工多次测量,减少了极片制造的工序,节约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极片制造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极板分片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例中,将待切割的极板(即未加工前的大极板)定义为极板,将经切割得到的极板(即将大极板切割后得到的小极板)定义为极片。请参见图1,本例中的分片机包括送料装置、碾切装置和用于支撑送料装置、碾切装置的底座,送料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和推动机构,驱动机构1驱动推动机构将极板12送入碾切装置进行分片碾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7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