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55474.2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蒋彦龙;李俊;施红;徐雷;周年勇;蔡玉飞;潘家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E21F11/00;F25B11/00;F25B27/00;F01D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动力 高效 制冷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制冷机组,该蒸发制冷机组依次由第一蒸发器(7)、压缩机(8)、冷凝器(5)、膨胀阀(6)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蒸发制冷机组相连的动力发生装置,该动力发生装置依次由液化气储罐(1)、气液转换器(2)、涡轮(3)、第二蒸发器(4)组成,其中第二蒸发器(4)的出口与上述冷凝器(5)的冷边相连;该系统还包括风扇(9);其中涡轮(3)、压缩机(8)和风扇(9)同轴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净化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由化学制氧剂(10)、脱硫剂(11)、CO催化剂(1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净化系统沿空气净化顺序依次为化学制氧剂(10)、脱硫剂(11)、CO催化剂(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净化系统位于气液转换器(2)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a)、液化气储罐(1)中的高压液化介质通过气液转换器(2)转化为高压气体,同时与周围空气换热,使气液转换器(2)周围空气冷却;
(b)、高压气体进入涡轮(3)进口,驱动涡轮(3)带动压缩机(8)和风扇(9)同轴工作;
(c)、高压气体从涡轮(3)出口排出,进入第二蒸发器(4)与周围空气换热,使第二蒸发器(4)周围空气冷却;
(d)、高压气体继续从第二蒸发器(4)的出口进入制冷机组冷凝器(5)的冷边,与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换热,降低冷凝器(5)中制冷剂的温度,最后由冷凝器(5)排出系统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空气净化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由化学制氧剂(10)、脱硫剂(11)、CO催化剂(12)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净化系统沿空气净化顺序依次为化学制氧剂(10)、脱硫剂(11)、CO催化剂催化剂(12);化学制氧剂(10)与舱内CO2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并产生热量;该热量能促进CO催化剂(12)对CO的催化效率;同时空气净化装置入口和出口存在高度以及温度差,因此会形成烟囱效应,为空气净化装置空气流通提供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动力源高效制冷系统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净化系统位于气液转换器(2)附近;化学制氧剂(10)与舱内CO2和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及CO催化剂(12)催化氧化CO产生的热量能够提高气液转换器的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从而提高液化气经过涡轮(3)前后焓差,使得涡轮做功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554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粉剂取样装置
- 下一篇:新型轧机用活隔圈四列圆柱滚子轴承